甚至北方士紳手中也有。
如果他們肯拿出錢糧救濟災(zāi)民,絕對不會逼得老百姓造反的。
這個問題崇禎十七年初一個官員已經(jīng)提出了。
“今之紳富者,皆衣租食稅而吸百姓之髓者,平日操奇贏以愚民而獨擁其利,臨事欲貧民出其力相護,無是理也。秦藩之富甲天下,賊破西安府庫不下千百萬,悉以資賊,倘其平日多所取之于民,有事多發(fā)犒士,未必遂至于此。又聞萊陽之破,以東門鄉(xiāng)紳張宏德利賊之退,盡追鄉(xiāng)民犒賞,痛笞而窘迫之,一家發(fā)難,闔邑罹殃,虜至令宏德自指其藏,得百萬金,然后闔門就戮。今之紳富者宜鑒之,略借均田之法,使富者稍捐以賑貧,亦救民撥亂之策?!?/p>
這是崇禎十七年初兵科給事中的奏折。
同樣如果不是那些貪官大肆兼并土地,甚至逼得大明軍隊的核心軍戶變成農(nóng)nu,也不至于讓軍隊糜爛到爛無可爛的地步,話說明軍打敗建奴不需要那么麻煩,把朱元璋時代甚至朱老四時代那些軍戶制度還沒糜爛時候的明軍弄來,他們就是用長矛陣也照樣把野豬皮懟翻。
盾車重步兵又不是無解。
同樣如果不是北方士紳寧可引異族入關(guān)也不愿意接受李自成,那么也不會有山海關(guān)之戰(zhàn),更不會有他們?yōu)榛⒆鱾t使韃虜席卷天下,最終反而是造反的農(nóng)民軍變成了大明保衛(wèi)者。
大明是士紳們毀掉的。
而不是饑民。
前者才是因,李自成只是一個必然的結(jié)果。
沒有李自成也會有別人來攻破這北京。
楊慶正在感慨間,突然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xiàn)在視野,在街道對面的人群中,那個最初和他一起,然后不顧他最先逃跑的錦衣衛(wèi),此刻正在疑惑地看著他……
楊慶突然有種不祥的預(yù)感。
幾乎就在同時,那家伙猛得從人群中沖出,一下子跪在了大街上,兩名前導(dǎo)的騎兵立刻怒喝一聲端起了長槍。
“闖王,有人欲行刺闖王!”
那家伙尖叫道。
兩名騎兵立刻帶住戰(zhàn)馬。
就在同時李自成身后一名將領(lǐng)催馬上前,街道兩旁一陣混亂,倒是李自成只是駐馬在那里,淡然地看著,四周騎兵迅速將他護住。
而那將領(lǐng)很快到了前面,在那錦衣衛(wèi)的指點下立刻將目光轉(zhuǎn)向楊慶。
楊慶一臉憂郁地看著他。
“哈,這次看你往哪兒跑!”
正陽門前被他射回去的那將領(lǐng)開心地說。
“呃,又見面了?!?/p>
楊慶站起身無可奈何地說道。
幾乎就在說這話的同時,他一把抓住身旁那個迎接闖王的官員,后者也的確算是倒霉,正等著向闖王表忠心呢,沒想到自己身后躲著刺客,剛想逃離這個是非之地,卻被楊慶一把抓住了腰帶,緊接著向前拋出。那將領(lǐng)手中長槍一探,瞬間從這老家伙當(dāng)胸穿過,大吼一聲向旁一甩,那官員慘叫著落下,但就在把人拋出的同時,楊慶卻一頭撞進了身后的院門,那將領(lǐng)一揮長槍,數(shù)十名騎兵立刻踩著馬背翻墻沖了進去,他們落地的同時楊慶卻幾下上了屋頂。
然而楊慶失策了。
他剛到屋頂還沒站穩(wěn),十幾支利箭幾乎同時飛到,他急忙向前撲倒但卻順著屋頂滾落,還沒等站起一把雁翎刀就到了耳邊,他在間不容發(fā)間向旁邊一滾避開,在刀斬落地面的同時順手抄起一盆寒梅站起推出。
第二刀也隨即落下,砍得花瓣零落同時砍碎了花盆。
不過也給他爭取了機會。
就在紅色花瓣凌落中他右手一把抓住了那將領(lǐng)握刀的手,向后一拽的瞬間左肩正撞在其胸口,那將領(lǐng)被撞得猛然后仰,楊慶的右手向后一滑推著刀鐔瞬間刀就到了他手中,不過也就在這時候,另外兩名士兵趕到兩柄雁翎刀同時落下,反手握刀的楊慶向上一擋推開。那將領(lǐng)趁機站穩(wěn)隨手接過部下遞上的長槍,沒有絲毫猶豫地直刺楊慶胸前,但楊慶動作恍如鬼魅般一擰身,幾乎緊貼他的槍桿滾進他的懷里,下一刻那雁翎刀穩(wěn)穩(wěn)地壓在他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