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唯識三十論頌原文 > 第2集《唯識三十頌直解》(第2頁)

            第2集《唯識三十頌直解》(第2頁)

            就好像說我看到空中有一朵花,我看到的花是我眼睛有毛病看到花,但事實上是沒有,這叫情有理無,在感情上是有,但是從真實上來看是沒有,但有言說都無實義,所以凡夫的我相是遍計所執(zhí)性所安立的我。

            佛陀在圣教當中也安立我相,但這個我相,佛陀說這是預流,這是初果,一來是二果。那么圣教的我相是依他起性所安立的我,就是說它是就著修行者內(nèi)心當中產(chǎn)生某一部分的自在力主宰力而安立的。他是真實有這樣的功德,有這樣的功能出現(xiàn),才能安立初果。

            比如說我們講初果,初果的那一個心識跟我們凡夫的心識有兩個地方不同:

            第一個,初果的心識不再變現(xiàn)三惡道的果報,也就是說初果的圣人即使他過去生,還有很多殺盜淫妄的罪業(yè)沒有得果報,但是他因為得到初果,成就我空的正見,心中的光明顯現(xiàn)以后,他殺盜淫妄的罪業(yè)不能再產(chǎn)生招感果報的功能,那個功能被破壞。所以初果的心不能再變現(xiàn)三惡道,他永永遠遠不在到三惡道去。

            第二個,他有不退轉(zhuǎn)的功德,他永遠不退轉(zhuǎn)于凡夫了,他的心是有所謂的道共戒,我們凡夫的戒叫律儀戒,你一定要去受持,要去受戒才能夠產(chǎn)生防非止惡,跟染污的境界接觸時,不可以這樣做,會警惕。這個警惕,我們凡夫是要假借受戒、發(fā)愿才可以成就,但是初果圣人不必,他生生世世流轉(zhuǎn),即使生長在沒有佛法的家庭里面,他遇到惡法會自動排斥。

            也就是說一個初果的圣人,即使他整天懈怠,早晚課也不參加了,他也不參加念佛、參加打佛七了。他的心識永遠是往前進步的,最多只有十四次。七上天上、七來人間,他決定證得阿羅漢果。最懈怠的初果圣人十四生了生脫死,如果他精進的話,可能在三生乃至一生成就阿羅漢果。

            在經(jīng)論當中講一個譬如說,初果的圣人,就像那個船看到岸邊了,看到岸邊以后,其實這個船把所有的動力都停掉,不要再往前劃,靠著地球的吸引力,自然會把他吸到岸邊來。我們凡夫不行,我們凡夫還沒有看到岸邊,生死茫茫,沒有一個結(jié)束的時候。初果圣人他內(nèi)心當中有道共戒,所以他的心識…他每天睡覺起床,他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他每一天都不斷的進步,就是任運,所以叫做初果。

            所以說佛陀在圣教當中所安立的我相,這是一個初果,這是一個二果,這是一個初地菩薩、二地菩薩,他也安立我相的差別,但這個我相的差別。佛陀是依止他內(nèi)心的差別的功能而安立的,不是我們凡夫的一種一廂情愿的情感而安立的。

            比如我們凡夫說這個人名字是富貴,但是他可能也很貧窮。所以我們凡夫的我相安立那是一廂情愿的。但是圣教里面安立,十法界的因果,這有三涂的眾生,有人天的眾生,有二乘的眾生,有佛菩薩的眾生,這些我相,他是有約著內(nèi)心的善惡的功能安立的,這是有它的依他起的存在性。所以這個地方講,我相的安立有差別。

            第二個我們再看法相:

            世間說有法相,謂實德業(yè)等。圣教假說法相,謂蘊處界等。

            這個法就是軌范,每一個東西有它的軌范。那么這個軌范,要講世間上說法相這個地方是提出勝論派的思想,外道勝論派說一切法是由實德業(yè)所構(gòu)成的,什么叫實呢?就一切法有它的體性,這個體性有五種——地水火風空,地是堅性、水是濕性、火是熱性、風是動性,叫做實,一切法有它的體性。

            這個德是講它的數(shù)量,比如說這個杯子,它地的體性比較多,雖然也有水的體性,但是它畢竟是以地的體性為主。德是講它的勢力,數(shù)量的多寡,那么業(yè)是它表現(xiàn)出來的作用,桌子有桌子的作用,椅子有椅子的作用。這個外道是認為說一切法的形成,是由實德業(yè)三種元素的相互的作用而形成的。這種思想跟我們一般的科學家說,一切法是由質(zhì)子、中子、電子所構(gòu)成的很類似,這排列組合的不同,構(gòu)成很多的桌子椅子,各式各樣的結(jié)構(gòu)。

            當然這個佛法是不同意這個說法,佛法是認為這是邪見。那么圣教的假說法相是怎么安立呢?是約著蘊處界安立的,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約著色心諸法的差別功能安立的。這個法我們可以這樣講,我相是能受用,法相是所受用。這個法在佛法里面主要是兩個,一個是色法,一個是心法,色法當然是一個物質(zhì),沒有明了性的物質(zhì),心法是有明了性的一個心識的活動。

            色心二法在世間的看法跟佛法的看法有點差異了。一般的世間人,特別是醫(yī)學家,認為是由色法創(chuàng)造的心法,萬法唯色,說這個人為什么很聰明?因為他的腦筋的結(jié)構(gòu)比較復雜,他的色法跟別人不同,所以他創(chuàng)造出比較聰明的心識。醫(yī)學界是以色法來當作整個生命的緣起。因為你的色身沒有這種結(jié)構(gòu),所以你就表現(xiàn)出這樣的心態(tài)出來。

            佛法不同意這個看法,佛法是認為說因為他有心態(tài),所有他有這種結(jié)構(gòu),是由心來創(chuàng)造色法。

            假設我們的生命是由色法創(chuàng)造的,那么色法死掉以后,這個生命體就要消失掉,人死如燈滅。如果人生只有今生,人生沒有來生的話,那么你斷惡修善、皈依三寶沒有意義,人生及時行樂就好了,你不必為來生積集資糧。就是因為我們的生命體是由心識,是由精神來創(chuàng)造物質(zhì),那么物質(zhì)只是一期的暫時的果報。這個物質(zhì)的果報,由業(yè)力所變現(xiàn)的果報結(jié)束了以后,我們的心識又創(chuàng)造另外一個果報,因為心識會相續(xù)下去。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在研究法的時候要注意,這個法是以心法為主的,這個是唯識的看法,認為是由心來主導色法來變現(xiàn)色法,而不是由色法來變現(xiàn)心法。

            我們看最后,做一個總結(jié)了,把我相法相安立做一個總結(jié):

            外人問意——以為既唯有識,別無“實我”、“實法”。何故世間及諸圣教,仍說有我法耶?

            頌中——以“假說”二字,釋彼“說有”二字之疑。

            外道是說既然只有心識,沒有真實的我相法相,那么為什么世間跟圣教安立我相法相呢?這個偈頌中回答:用假說兩字來解釋我相法相的存在,是假借言說而安立,當然從蕅祖的注解來看,凡夫所安立的我相法相是顛倒的,圣教所安立的我相法相是正確的,它有它實際的功能。

            問意——謂“無”則不宜說。答意——謂雖說但是“假”。

            意思就是說如果是沒有,這以空礙有,如果是真的沒有,那么就不應該宣說我相法相了。回答是說雖然是沒有,但是不妨假說,有它如夢幻泡影的假名假相假用。

            問意——謂說“有”不應說“無”。答意——謂“非有”但“假說”也。

            那么這問的意思就是說,這個地方等于是以有來礙空了,既然是有,凡夫都是偏激,要么是有要么就是空。既然是有就不應該說是它的本性是空。這個地方就是說雖然是非有,但它也不妨假設。

            既無“實我”、“實法”,但是由于“假說”,所以隨情施設妄有種種相轉(zhuǎn)。

            就是說凡夫的我相法相是顛倒,執(zhí)取而安立的,圣教的我相法相是依止清凈的因緣安立的,差別在這個地方。

            我們佛法的修學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屬于業(yè)力的修學,你今天積集了一個善業(yè),你的心識當中多了一個善業(yè)的功能,這個善業(yè)會讓你出現(xiàn)一個暫時的安樂果報,但這個果報受完以后就沒有了,它不能產(chǎn)生解脫。

            所以斷惡修善只是學佛的一個基礎,業(yè)力的修學只是個基礎,真正究竟的是要思想的修學,你的思想要改造,你只是積集善業(yè),不改造思想,你不能夠從生命當中解脫出來,不可能。這個思想是怎么來的?就是你心中的名言所安立的我相法相。

            比如我們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有十個字,這十個字就是一種法相的安立,但是這個法相是圣人所安立的法相,它有引導你趨向于解脫,趨向于清凈的力量。就是說你的心隨順這個法相來走,唉,你會慢慢慢慢明白生命的道理,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十個字,它能夠引導你趨向于解脫。但是我們平常跟一般人講話,他所安立的法相,說一個人要怎么樣怎么樣,你跟世間的人講話,那個名言是增加你顛倒的,因為那個是捏造出來,虛妄不實的。

            在《賢愚經(jīng)》上說,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次佛陀在郊外演說四諦法門,佛陀坐在一個大石頭上,諸比丘在下面安詳?shù)淖鹜泳烷_顯生命的因果。佛陀說生命的因果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雜染的因果苦集二諦,你造了罪業(yè),這個集地招感痛苦;或者你另外一個選擇,滅道,你修學戒定慧的道,成就安樂的果報,把染凈的因果在四圣諦里面開展出來。

            已完結(jié)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