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聞有道,俺必當去尋!為何要等上幾十年?”
這跟著猴子走了一路的蕭辰聞言,自是明白這猴子的問道之心,心中暗道:
“后人都說,是這猴子天資聰慧,乃靈明石猴,是以短短數(shù)年,便習得了一身通天徹地的本事?!?/p>
“可原著中,那只寥寥數(shù)筆帶過的?!?/p>
“卻是這猴子毅然放下山中大王的安逸生活,孤身一猴,渡過那茫茫大海,十年漂泊,十年磨難。”
“這猴子的問道之心,始不曾改,是何等強大的心智?”
“這股堅韌的性情,這般篤定的問道之心,才是這猴子強大的根本?!?/p>
……
如此,又過了兩個春秋。
數(shù)百日的刮風下雨。
數(shù)百日的風吹日曬。
數(shù)百日的霜寒露重。
道觀門前,不時有人人來人往,只有這猴子猶如一尊雕塑般跪在門前,一動不動。
直到有一天,斜月三星洞的門突然打開。
胖臉女仙童出了門,對著猴子笑呵呵地說道:
“師尊說了,那猴子,你進來吧!”
猴子驀然抬頭,怔怔地看著這道大門,不禁笑得喜笑顏開。
這一墻之隔。
他足足等了兩個春秋。
猴子剛要起身,不料跪地久了,雙腿早已麻木,竟是要摔倒在地。
這時,一雙手伸了出來,蕭辰攙住猴子,將這猴子一把背在背上,背著猴子走進了斜月三星洞。
“猴子,哈哈哈哈哈……”
“蛤蟆,哈哈哈哈哈……”
斜月三星洞內(nèi),傳來二人爽朗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