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星雖備受尊崇,但在三仙體系中位列第三,主要因其職能集中于生命長度,而非綜合福祉的方方面面。
沒錯。
在福祿壽三星中,壽星不是老大,福星才是老大。
所以,舉個《西游記》中的小細節(jié):
孫悟空去蓬萊仙島,看到福祿壽三星下棋的場面:
“對局者是福星、祿星,觀局者是壽星?!?/p>
福星和祿星在一旁下棋,壽星在旁邊看著。
……
網(wǎng)文日更,創(chuàng)作時或許難以像古人那般精細打磨。
但古人寫書,常常傾盡一生心血,耗時數(shù)年,甚至幾十年。
待書籍全部寫成之后,古人還會反復(fù)打磨、糾正。
古代小說中的細節(jié),皆是經(jīng)過長時間精心雕琢,很有講究的。
……
福、祿、壽三星這一排序邏輯,其實也與中國的傳統(tǒng)價值觀緊密相連。
古人認為,“?!笔切腋I畹母?,“祿”是福的延伸,“壽”則是福祿的保障。
舉個例子:
一個人有好福氣,自然想活的長,不想死,想多享福。
但是吧,一個人沒有好福氣,過的很苦,苦死了。
他一直活,一直苦之中,今天沒飯吃,明天摔斷腿,后天喪子,然后沒飯吃……
故此,古人認為先福再壽,“過得幸?!辈攀呛诵淖非蟆?/p>
古人認為,“?!笔切腋I畹母镔|(zhì)豐裕、家庭美滿、身心安康。
“祿”是福的延伸,通過仕途順,事業(yè)順利,即實現(xiàn)社會價值。
“壽”則是福祿的保障,唯有長壽,方能享受福祿。
這也暗合古人的觀念:
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最后去求仙。
尋那長生不老之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