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有人疑惑,這九天、三十三天、三十六天之間,豈非自相矛盾乎?
其實,這九天、三十三天、三十六天……之間并不矛盾,只是說法不同罷了。
“九重天”一說有多意。
其意一,乃指至高無上之天。
《五運歷年紀》有云:“數(shù)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處于九,故天去地九萬里?!?/p>
九乃數(shù)字單數(shù)中最大的數(shù)字,是數(shù)之大者,所以又引申為“多數(shù)”,有“極限”之意,九重天即最高的天。
孫悟空所言之意:“我曾打到過最高的天上去,耍過威風?!?/p>
故此,《封神演義》也曾道:“愁云直上‘九重天’,一派敗兵隨地擁?!?/p>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詩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p>
李漁《風箏誤·請兵》中亦道:“羽書飛上‘九重天’,佇望旌旗自日邊。”
……
一般,大家都是說“九重天”的。
沒有什么“八重天”,“七重天”,“六重天”……的說法。
因為,九是最大的單數(shù)。
九重天,即最高之天,通常代指“最高的天層”。
其意有二:
天一開始有九重天,各重天又生三天,故九重天的總數(shù)為“三十六天”,或為“三清三境三十六天”。
其意有三:
在道家神話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p>
三清之三炁而為天,上為三清三境,即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
而后,三清之炁各生三炁,合為九炁,化為九天。
此九天各生三炁,每炁為一天,合二十七天。
將此二十七天與原先之九天相合,即為:天有“三十六天”。
……
總之,這天,是九重天,是三十三天,還是三十六天……都對。
……
關于天界,其地圖很復雜,說法也很多。
可謂眾說紛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