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中有“四耳獼猴聽三界”之說。
三界之法,無論是深奧的道法,還是玄妙的佛法,獼猴王都多有涉獵,博聞強識。
可謂“佛道”皆修。
此刻,獼猴王的心中涌動著一股前所未有的決心和信念。
獼猴王知道,在地府之中,地藏王菩薩座下有一神獸,是為“諦聽”神獸。
諦聽諦聽,自然擅長于“聆聽世間萬音”。
“諦聽”若伏在地下,一霎時,將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蠃蟲鱗蟲毛蟲羽蟲昆蟲,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顧鑒善惡,察聽賢愚。
而《地藏十輪經(jīng)》中更有“諦聽照見八苦”之說。
諦聽,能照見人心中的魔障,叩問人的善惡賢愚。
而獼猴王,作為“四耳獼猴”,也擅長于“聆聽世間萬音”,天賦神通與諦聽相近。
他深知諦聽神獸所能做到的,他四耳獼猴同樣也能做到。
于是。
獼猴王憑借自己超凡的智慧和深厚的修為,以“通風耳”為引,將“佛教的因果觀”,那深奧而玄妙的哲學思想,與“道法的自然之理”、天地之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出了一門奇異的天賦神通。
(請)
諦聽無相,神鬼皆驚!
他將神魂波動具象化為業(yè)火紅蓮,每片花瓣都承載著千年的記憶和因果,以“通風耳”為引,煉成了這門叩問神魂的神通——“諦聽無相,神鬼皆驚!”
“諦聽無相,神鬼皆驚!”這門神通,可以說,毫無殺傷力,但又極富殺傷力。
它并不直接對敵人造成物理或法術(shù)上的傷害,而是能夠洞察敵人的內(nèi)心世界,叩問其神魂,讓其在心靈深處受到震撼和煎熬。
楊戩,這個在三界中威名赫赫、肉身成圣的戰(zhàn)神,真的沒有弱點嗎?
“或許,楊戩的弱點,便在于他的自身?”
“或許,楊戩的弱點并不在于他的外在,而在于他的內(nèi)心?”
獼猴王不斷地思考。
他深知,楊戩的防御無雙,金剛不壞,斷肢重生,元神不滅,肉身不死,從外面幾乎無法攻破。
那從里面攻破呢?
楊戩真是一個無情之人嗎?
楊戩雖然強大,但他也是人,也有情感,也有執(zhí)念,也有無法割舍的過去和無法釋懷的傷痛。
于是。
獼猴王決定從楊戩的內(nèi)心入手,運用“諦聽無相,神鬼皆驚!”這門神通,洞察楊戩的內(nèi)心世界,找到他的軟肋和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