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大禹在云華仙子的幫助下,擊敗了相柳,治理了肆虐的洪水。
自此,大禹和云華仙子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后來,云華仙子因與凡人私配,觸犯天條,被天庭鎮(zhèn)壓于桃山之下,受盡苦難。
楊戩心急如焚,誓要劈山救母。大禹念及與云華仙子的舊情,以及楊戩的孝心與勇氣,暗中將當年治水時所用的那把遇山開山的“開山神斧”贈予了楊戩。
這把開山神斧,曾伴隨大禹劈山開路,治理洪水,如今又成為了楊戩救母的關鍵。
在“開山神斧”的助力下,楊戩終于成功劈開了桃山,救出了母親云華仙子。
再后來。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已到了封神大戰(zhàn)之時。
商朝與周朝的大戰(zhàn),實則是人族兩個王朝之間的內(nèi)戰(zhàn)。
作為人族始祖的三皇五帝,本應保持中立立場,不偏不倚。
畢竟,雙方都是人族子民,手心手背都是肉。
然而,在這場封神大戰(zhàn)中,玉鼎真人卻兩次派遣楊戩前往火云洞求助三皇五帝。
而三皇五帝,也皆慷慨相助,為楊戩提供了寶貴的支持與指引。
周軍之中,人才濟濟,為何兩次都偏偏派遣楊戩前往呢?
只有楊戩去最合適。
畢竟,楊戩和大禹的關系放在那里。
……
楊嬋盈盈下拜,素手交疊于身前,聲音溫婉:
“楊嬋拜見禹王伯伯?!?/p>
禹王目光溫和地落在楊嬋身上,微微頷首,眼中滿是長輩的慈愛與期許。
“禹王伯伯,您難得到這灌江口一趟,快請入內(nèi)說話。”
楊戩側身讓出道路,恭敬地邀請道。
大禹邁步隨楊戩踏入楊宅,屋內(nèi)布置簡潔而不失典雅,透著一種寧靜祥和之氣。
大禹徑直走到云華仙子的牌位前,神色肅穆,緩緩取出一炷香,點燃后雙手捧香,深深鞠躬,將香穩(wěn)穩(wěn)插在香爐之中。
那裊裊青煙升騰而起,帶著大禹對云華仙子的敬意。
大禹環(huán)顧四周,看著這被楊戩治理得井井有條的灌江口,街道整潔,百姓安居樂業(yè),一派繁榮景象。
“楊戩、楊二郎、人和神的兒子……”
大禹看著楊戩,心中忽然有了一個堅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