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煌煌”,人道則蘊含著生靈的智慧、情感與文明。
萬物生靈以其獨特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在這片天地上建立起輝煌的文明,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的奇跡。
然則,正如《西游記》中開篇所言:
“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封神已畢,到了如今西游的時代,萬物皆需順承于天。
在天地人三才之道之中,天道展現(xiàn)出絕對的強勢。
天道以無上之威壓,壓制并不斷削弱地道與人道的發(fā)展。
天道以“大勢不可改”的鐵律,如同一道無形的枷鎖,限制著其他兩道的自由伸展。
在這強勢天道的壓迫之下,地道逐漸殘缺不全。
(請)
人帝大禹
而人道則依附于天道,失去了往日的獨立與自主。
故此,人,難勝天。
人道,其實是人間道,代表個人命數(shù)。
個人命數(shù),敵不過天道大勢。
是因為,當(dāng)今時代,人道依附于天道而存。
不是人不夠強,而是大多數(shù)人的命運,早已被天道注定。
每個人的命運,皆似被一條無形的絲線所牽引,而這條絲線的另一端,便是那高深莫測、不可違逆的天道。
地道、人道只能淪為天道之附庸,被天道所束縛,逐漸失去了自主意志。
而自“封神之戰(zhàn)”起,人族陷入了大規(guī)模的內(nèi)斗,戰(zhàn)爭的硝煙彌漫了整個大地,生靈涂炭,民不聊生。
這場戰(zhàn)爭,讓人道氣運再次遭受了沉重的打擊,進一步削弱了人道的力量。
與此同時,天道卻愈發(fā)強大。
封神大戰(zhàn)之后,人間界再無“人皇”,只有那自稱為“天子”的皇帝。
下界皇帝,需要“向天俯首稱子”,以表示對天道的敬畏和順從。
而人族的三皇五帝,那些曾經(jīng)帶領(lǐng)人族走向輝煌、被尊為人族圣人的偉大存在,便被天道限制在了“火云洞”之中,難以再插手人族之事。
自此。
人族的三皇五帝居于火云洞,鮮少現(xiàn)于世。
他們只能在那火云洞之中,默默關(guān)注著人族的命運起伏,卻無法再如往昔那般直接庇佑與引領(lǐng)。
但他們雖隱于洞府,卻并非毫無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