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駕住祥云,對眾道:
“我以甚深般若,遍觀三界。根本性原,畢竟寂滅。同虛空相,一無所有。殄伏乖猴,是事莫識,名生死始,法相如是?!?/p>
說罷,如來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
大眾見了,皈身禮拜。
……
這是文言文,不好理解。
這里先翻譯一下如來佛祖說的話:
“我以深邃的智慧,遍觀三界萬物。其根本性原,終究歸于寂滅,與虛空無異,一無所有。”
“降伏那頑劣的猴子,此事難以言喻,它標(biāo)志著生死的起始,法相便是如此?!?/p>
這話,已經(jīng)說的很明白了:“歸于寂滅,生死起始。”
然后,如來就放“舍利之光”,圓寂了。
什么是“舍利之光”呢?
舍利子是什么東西?
舍利子,梵語arira,一譯“設(shè)利羅”“室利羅”,其意為骨身或遺骨。
舍利子,相傳為釋迦牟尼佛遺體火化后結(jié)成的珠狀物,后來也泛指佛、高僧的遺骨。
此景象在佛教典籍中被明確記載為“西方大圣人入寂滅”的征兆。
如《大般‘涅槃’經(jīng)》記載:“舍利放光,非同凡響”。
而《大般涅槃經(jīng)》是什么呢?
這部經(jīng)書實際上就是如來佛祖的遺言,記載了如來在娑羅雙林下教導(dǎo)弟子,要他們精進(jìn)修行之后,從容死去(圓寂)的故事。
……
而如來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
這“白虹,南北通連”又是什么東西呢?
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則是出自佛經(jīng)《廣弘明集》,其說的是周穆王一直擔(dān)心如來會來搶自己的位置,當(dāng)他看到西方出現(xiàn)白虹十二道后,知道如來佛祖已經(jīng)圓寂,這才放下心來:
《廣弘明集》原文即:
“午后天陰云黑,‘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過’,連夜不滅。”
“穆王問太史扈多曰:‘是何征也?’對曰:‘西方有大圣人滅度,衰相現(xiàn)耳?!?/p>
“穆王大悅,曰:‘朕常懼于彼,今已滅度,朕何憂也。’當(dāng)此之時,佛入涅槃?!?/p>
注意看:
《廣弘明集》這里是不是和西游記原著中描述的很相近,都是:
“白虹十二道,南北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