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感言
上架啦!
目前165萬字了,編輯通知今天上架,正文將在晚上23點左右更新。
一路走來,感謝大家的支持和指正,金蟬不勝感激,在此拜謝!
同時,在此求一波首訂!
多謝了!
畢竟首訂成績,關乎編輯對這本書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這本書后續(xù)的資源。
故事的靈感,來源于術后臥榻在床時的靈光一現(xiàn),想求保長壽健康,想到了蟾蜍。
人們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蟾蜍,在大家的傳統(tǒng)的印象里好像一直是一個丑角,想到蟾蜍,大家都會覺得丑陋,會嘲諷一句:
“癩蛤蟆也想吃天鵝肉?”
但其實,蟾蜍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以及神話故事里,那可是正兒八經(jīng)的瑞獸。
早在石器時期,蟾蜍就已進入了我們祖先的視野中,成為我們最早的圖騰崇拜之一。
公元前6000年,就有了蟾蜍浮雕筒形陶罐。
公元前4800年,有了蟾蜍的陶塑。
公元前4600年,有了蟾蜍紋飾的陶盆。
公元前2400年,有了銅質蟾蜍。
公元前2100年,有了玉蟾蜍佩飾。
……
古代,更是有各種蟾蜍玉雕,玉佩,蟾蜍仙人圖等水墨畫。
現(xiàn)代,很多人家里也都會放上一只金蟾,招財進寶,鎮(zhèn)宅辟邪。
蟾蜍一直是中國人喜歡的瑞獸,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能治療多種疾病。
蟾蜍的體型敦實、長相威武,很是能生娃,一窩就是一大堆,又長壽。
古人很喜歡蟾蜍,賦予了蟾蜍很多的寓意?!傍P凰非梧桐不棲,金蟾非財?shù)夭痪??!薄绑笇m折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