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勤暗松一口氣,不管這句是不是拒絕,但也給他留了面子。
他打算晚上再問阿雪,如果她家里人叮囑她不要跟著,那就是拒絕了,要是同意自然更好。
回到家里,老貓的電話就來了,明天開始就有好天氣了,而且這次的好天氣時間比較長,預(yù)報預(yù)估有個十來天,他的意思是想出海。
趙勤不置可否,晚上他又跟大哥商量了起來。
“大哥,我的意思是過了正月初八,到時再說?!?/p>
不等趙平開口,坐在上首位的趙安國當先開了口,“只有人等天氣,還指著好天氣等你?
咱是漁民,平時天氣不好時也歇得多,好不容易有好天氣哪有錯過的道理。
知道你要出遠門,但你是船東,以后事業(yè)鋪開,難道每次還能跟著出海啊。”
趙平也補充道:“阿勤,爹說得對,你有事就去忙,阿和也好了,還有7個人能忙得過來?!?/p>
“行,那大哥你們明天準備一下,后天中午吃完飯出海吧?!?/p>
之所以說后天,因為后天是初四,本地初四比年三十還要隆重的,說法很多,有一種說法是,
抗日期間,眼瞅著都要過年了,結(jié)果小鬼子打過來了,人全都躲進了深山之中,等到鬼子離開,他們回家已是大年初四,
眾人慶幸著自己活了下來,所以就在這一天慶祝起來,久而久之就成了習俗。
當然這樣的版本不一定真實。
曾經(jīng)趙勤在南昌待過,那里很奇葩的是,每個村甚至是每家過大年都不在一天,早的從臘月20就過大年了,
他也問過本地人,聽說很早以前本地被秦始皇征召去修長城,修長城的人哪一天回來的,那家就把哪一天當成了大年。
“不用過了初四,我們明天上午準備一下,明天下午就可以出發(fā)。”
趙平堅持,趙勤也不好再拒絕,畢竟出海的是他們。
至于說初三就出海,船工們有沒有怨言,這一點趙勤是有信心的,別的船不知道,自己船上的幾人肯定不會有。
事情商量好,趙勤只得群發(fā)短信。
沒一會便收到了幾人相繼回的短信,阿晨的最簡單,就一個字:好。
柱子則說明天一早就過來,看看有啥能幫上忙的,阿策回復(fù)的是準時到三個字,
老貓回復(fù)的就長了,船在年前他已經(jīng)保養(yǎng)過了,明天一早他會過來檢查船只,順便跟趙平一起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