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縣里來的人覺得,最好的位置就是媽祖廟邊上趙勤新宅的位置,但沒辦法,地已經(jīng)給趙勤占了,
打算退而求其次,在趙勤新宅邊上起酒店,趙勤極力反對,開玩笑,那到時說不得自己的新宅會變成旅游景點,天天鬧哄哄的,
最終不得已,在村口往東劃了一個區(qū)域。
第三塊則是村基礎(chǔ)設(shè)施,廁所全部完工,村服務(wù)社也完成了,目前正在招聘加工本地工藝品的手藝人,
還有就是美食鋪子,這些還不急。
第四塊,則是采摘園,趕海區(qū)這些。
采摘園在趙勤早先抽水溝抓魚和小龍蝦下邊的一塊地,離老宅不遠,大概有個十五畝的樣子,
算是把村里最平坦齊整的一塊地拿了出來,打算種植草莓、西瓜、火龍果之類,
至于樹株之上的水果,像枇杷、柚子、龍眼、香蕉之類的,趙勤買下的后山可以開放成采摘園,
畢竟后山養(yǎng)的雞,本就是果樹林下雞,雞糞可以肥果樹,而雞也可以幫果樹除蟲,不考慮雞對水果的破壞,也算是一舉兩得。
推進的進度,趙勤還是挺滿意的。
等自己的茶樹兩年后能出產(chǎn)茶葉,除了給羊吃之后,還可以開放春季采茶節(jié),又是一個體驗的好地方。
對于旅游,趙勤上一世就很喜歡,所以他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總結(jié)出景點所要具備的特性:新奇、真誠。
新奇這塊,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如九寨溝的五彩池,桂林的山水這些,這些他們這邊是不具備的,
那就要主打真誠,有些景點,一些人造景,或者安排的一些觀賞的節(jié)目,讓人一看就很敷衍,
乘興而去,敗興而歸,這就是不夠真誠。
而趙勤對村子里的定位就是:天然、野趣、親子、收獲。
他甚至想著,等以后開展起來,再弄一個認領(lǐng)雞雛、豬羊崽,認領(lǐng)果樹之類的,算是私人農(nóng)場的升級版。
可惜少了一點文采,再加上他對本地的歷史確實不夠了解,不然他都打算,按照千古情的模式,打造獨屬于閩、客之間的文化、傳承類節(jié)目,
別小看了這一點,做得好,不僅本地很多商會會來看,可能到時連粵省、彎彎省,甚至是整個東南亞都會有不少人慕名而來。
寫到這里,他的筆一頓,閉目沉思了起來。
大約十分鐘,他將之前寫的東西推到一邊,重新拿出一沓信紙,開始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