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咧嘴一笑,“摩托被老彭騎到鄰鎮(zhèn)去了,今天他在那邊盯著裝修進度,我這就在本鎮(zhèn)跑跑也不遠?!?/p>
“那你回去一定要寫個告示貼門口,說明目前的食材來自哪個收購站或售賣點,并非是在赤潮之前收購的海鮮,
讓顧客能吃得安心?!?/p>
“知道了,我回去就辦?!?/p>
等老朱離開,陳東這才好奇問道:“那個快餐店一直生意不錯,但到底能賺多少錢,你們算過沒?”
“開業(yè)也有5個月了,上次老六拿賬本給我看過,去除開支每月大概還能落個4萬多,相當不錯了?!?/p>
其實現(xiàn)在快餐店的生意火爆程度,還真超出了趙勤的預(yù)期,
他沒想到,本地對這種快餐店的追捧程度這么高,每天高峰期時堂食的桌子都不夠,很多人都得等,打包也有不少,占到總銷售額的三分之一左右。
特別是夜間生意,全鎮(zhèn)只此一家,生意格外的好。
附近原本做快餐生意有五六家,現(xiàn)在只剩下兩家了,要不是鐘哥安排所里的人不時來快餐店轉(zhuǎn)一圈,難免有人要來鬧事。
“這么說老朱一年能分十來萬?”
“辛苦錢啊?!?/p>
陳東點點頭,賺錢確實能賺,但辛苦也確實是辛苦。
“對了,新開的那家店我瞅著生意很一般,上次我還專門去吃了一次,感覺食材上也有問題。”
“他們想著照搬我們的模式,那么對菜品的數(shù)量就有要求,如果生意一旦不好,就會導(dǎo)致菜品積壓,
而那些人又不舍得倒掉,經(jīng)營上有點固執(zhí),所以很經(jīng)常中午的菜傍晚接著賣,或者昨天的剩菜今天接著賣,
東哥,經(jīng)過二次回鍋的菜,口感和賣相上都會差很多的?!?/p>
陳東笑了笑,手指了指斜對面新開的那家快餐店,“聽說是房主的大兒子跟人合伙干的,
前兩天我還碰到了房主,跟我訴了好一會苦,說虧了不少,還不如之前把房子直接賣給你呢?!?/p>
趙勤也笑了,倒不是幸災(zāi)樂禍,路上自己選的,怪得了誰,
自己當時要買,還坐地起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