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沒兩步,又有人問道:“大國回來了,你可好福氣,兩個兒子出息了,可以在家享福嘍?!?/p>
“不成啊,他們還是不穩(wěn)當,得有人在一邊多提著點,沒辦法,我就是個操心的命?!?/p>
一路走著,不時碰到村民,趙安國那是大方得很,掏出華子見人就打一支,昨晚他去買煙,給自己兒子買的是軟塔山,因為他見自己兒子抽的就是,倒是給自己買了兩包華子。
“阿國,都抽華子了?”
“人家送的,有錢也不是這么造對吧,我自己可舍不得,但外邊應(yīng)酬,人家給了推辭不掉,只能收著?!?/p>
趙平跟在自己老子身后,見人也只是傻樂兩下,興許是聽慣了老子的裝逼語錄,他也沒有多尷尬,若是換成趙勤,估計早就跑了。
邊上有個小廣場,當然并不是村里建設(shè)用來讓村民娛樂休閑的,本來是個曬谷場,只是本地田地少,所以用處不大,便成了不少人聚集吹牛的地方。
因為是中秋,再勤快的漁民今天都會選擇休息,碼頭所有的活也都停了,所以今天在這聊天的人更多,而議論的焦點就是趙勤買車。
“乖乖,聽說趙小二買的車花了30多萬,這小子哪來的這么多錢?”
“這眼瞅著趙小二是發(fā)了啊,還帶著他家老大和徐家那孤兒都起來了?!?/p>
“趙小二肯定賺了不少,又是買車又是起宅子的,他的房子占地兩畝,這要是擱以前,不就是地主、走資派嘛?!?/p>
“不止呢,我還聽說他在縣船廠,花了近百萬訂了一艘大船?!?/p>
“有幾個臭錢,就不知道怎么顯擺了。”
“年輕人一點不會過日子,賺點錢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看著吧,有他哭的時候?!?/p>
眾人議論著,有人眼尖看到了往這邊走的趙安國,大家又開始笑話起趙勤的不靠譜是隨了老子之類的話。
見人走遠,眾人說得越發(fā)熱鬧,當然每個人的語氣中難免都帶著一股子酸味。
此時一個老頭起身,看了一眼周邊人道:“你們這幫人,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過得不如自己,人家阿勤就是有本事,所以能賺到錢,
你們要是有本事,也買車,買的比他還好,也蓋房子,蓋得比他大,沒那個本事,那就得低頭跟著人家學(xué),
你們倒好,不學(xué)也就算了,還在這挖苦人家,連詛咒都用了,你說你們安的什么心?!?/p>
老頭說完,拍拍屁股回了家,留下的人一臉訕然,臉皮薄的緊跟著也走了,臉皮厚的則繼續(xù)在那酸。
……
今天的工地很清閑,地基還沒完工,建材啥的還沒進場,所以連看守的人都不需要,
也就老刑記著答應(yīng)趙勤的事,靠在媽祖廟的墻頭邊抽著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