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洛肴還沒來得及細想,青竹在他們兩肩膀輕拍了拍,面部肌肉牽引著做了個口型:“棺——材——”
他們定睛一看,若視曲江池為太極兩儀,則開門居西北乾宮,位八卦八門之首,死門居中西南坤宮,與艮宮生門相對,而死門位上,確有一足以納人的方正之物,遠遠窺探已是精美絕倫,但不知是否雕刻螭虎紋飾。
洛肴收回視線,將其落于女子身上,她從始至終都身形未動,依舊仔細打理著一頭秀發(fā),雖然對他們沒有威脅之舉,但他一顆心仍是懸著,斟酌數(shù)息才道:“這是你的棺???”
女子卻是答非所問:“何不走近了看?!?/p>
半晌似是未感洛肴動作,繼而溫聲道:“畏懼了?”
洛肴權(quán)衡再三后向著棺槨方位邁了幾步,倒并非被激將法所擾,一是緣于身后還有個癲子窮追不舍,襯得這來歷不明的女鬼都和善起來,二是現(xiàn)下既無回頭路可走,也只能上前一探究竟。小白應(yīng)時將他手臂一攥:“你要過去?”
“死馬當活馬醫(yī)?!甭咫缺葎澥謩莸溃耙褵o路可退了。再者說來,都到這兒還不去看看,豈不白跑一趟?”
小白思索片刻,向在他看來空曠的場景出言詢問道:“是閣下引誘我們到此的?”
小白與青竹雖聽不見女子所語,女子卻能聽清他們所言,“我只不過是介可憐人,一朝失足,淪落此地,又怎么會有這般通天的本事呢?”
洛肴不由對她此番話有些好奇,但也知現(xiàn)在不是好奇的時候,三人商議過后便一齊向那停棺處走去,吉兇未卜,為防不測,他的目光一刻都未從女子身上移開,距離漸遠,那女子的面容再未能識清,只能看見她一直做著梳洗動作,也不知重復(fù)了多少次。
行至棺槨近處,才知此地不僅停了口棺,棺前還插著一柄劍,半截劍身入土,如同墓碑兀立。
棺材套在棺槨內(nèi),幫底厚八寸,味若檀麝,螭虎紋飾栩栩如生,此外槨內(nèi)整齊碼放著一摞古卷典籍,槨蓋卻不知所蹤,在小白出聲制止之前,青竹已隨手拾了一卷,“真是奇門遁甲。”
青竹翻了翻,潦草一閱就拋給洛肴,他接過也沒時間細看,只是匆匆一瞥間,竟覺其中所算之山勢水脈甚是眼熟,凝思讀了半刻,方才頓悟道:“此中所記乃抱犢山。”
抱犢山遵循奇門遁甲陽遁九局和陰遁九局,從洛書開始,由洛書之數(shù)建立九宮圖,然后用九宮數(shù)布六儀三奇,遵循“陽遁九局順布六儀逆飛三奇,陰遁九局逆布六儀順飛三奇”的原則,時盤順轉(zhuǎn)時為陽,逆轉(zhuǎn)時為陰,陽局的組合形成陽遁,陰局的組合形成陰遁。
陽遁是有形的事物向無形過渡的過程,有形,遁去,為隱藏?zé)o形;而陰遁則是無形向有形轉(zhuǎn)變的過程,隱含藏的因素,二者迭代變化,故而構(gòu)成游山之妙。簡而言之,稱整座山是一副奇門遁甲也不為過。
故此,要尋抱犢山,全憑機緣造化,如若無緣,或終其一生都無法得見。
“所以”青竹吐了下信子,問:“我們怎么出去?”
縱然小白說那女鬼之言不可信,但洛肴卻覺她有幾分道理,畢竟他一介鬼修,即使還未真正入道,但經(jīng)年累月修習(xí),對陰氣煞氣的敏銳程度相比仙道劍修高上許多,隱隱似有所感,連年干旱、流寇動亂或許正是天道陰陽失衡之兆。
若如此,此方鬼域門當真是被關(guān)上了。
可此舉違逆天道,阻遏亡魂往生陰陽流轉(zhuǎn)是誅滅神魂的重罪,百害而無一益的事情誰愿去做,又為何要關(guān)鬼域門呢?
這不合常理。洛肴思緒百轉(zhuǎn)千回,零落得難以拾掇,他竭力攏到一處,忖想鬼域門閉合之后,誠如小白所言是“亡魂徘徊人間不散,陰氣滯澀”,無疑會招致動蕩浩劫。不知這扇門封堵了多少年歲,而這段時日內(nèi)又有多少生命亡于禍亂,無論它被關(guān)閉的緣由如何、訴求如何,都屬重逆無道之舉,是毋庸置疑的一大禍根。
大旱致使黎民顆粒無收、洪水致使百姓流離失所,地顫致使坤靈塌陷,長此以往可謂生靈涂炭,他雖沒有小白那等救濟蒼生的理想抱負,卻也絕非能袖手旁觀災(zāi)禍橫行的無心無情之人,物傷其類,秋鳴也悲。
既然如此,那應(yīng)當——
打開這道門?
日月同天,闃靜無風(fēng),不知從何時開始,伶仃的瘦月恍惚變作了一剪幽幽冷森的燭火,虛實不定。
洛肴心間微突,升起些不可名狀的駭然,回眸向來處張望,剛才那梳妝的女子是背對著他們,而行至死門后,理應(yīng)已繞到了她面前才是,可哪怕是從這個角度看去,面目亦是模糊,唯能辨得漆黑一團,腦袋微微偏斜著,舒徐整理發(fā)絲。
他陡然涌上那女子向他們方位轉(zhuǎn)頭側(cè)目的錯覺,心想,她會不會沒有臉,所以不論如何去看,都一直在梳頭。
小白拿眼角飛了他一眼,察覺到小白的視線,他的注意也隨之稍轉(zhuǎn),投到棺槨前似作立碑的劍上。
“細窄,性韌。”小白緩緩道,“自古將劍喻為骨,寶劍有靈,心傲則劍不可摧,心悍則劍不可擋,此劍雖二者皆非,但不失為絕世好劍。”
青竹在一旁支了支洛肴,“你讀的那些江湖話本總有奪取至尊寶器的機緣,若非我們此行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合該取得這柄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