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借勢?”
“啥玩意兒?”
女士服裝店內(nèi),坐在小沙發(fā)上的趙柯聽得眼睛里冒蚊香圈圈,懵得不行:
“然哥,你再給我說說,我沒聽懂啊。”
林然笑起來,耐心給死黨再解釋一遍:
“其實(shí)很簡單?!?/p>
“想要把卡通餅干的招牌噱頭打響,盡量在玉南鋪開推廣出去?!?/p>
“無非就是要借百貨商城和小型便利店的力?!?/p>
“讓他們首先接受卡通餅干入駐柜臺,利用他們的鋪?zhàn)雍涂土?,讓更多客人發(fā)現(xiàn)卡通餅干的存在?!?/p>
“但正常情況下,無論商城還是便利店,都有自己固定的進(jìn)貨渠道和陳列安排?!?/p>
“輕易不會接受陌生的外來商品隨便進(jìn)駐?!?/p>
“好再來面包屋是新店還沒開張,也沒有和人家談判的資格底氣。”
趙柯聽得一陣點(diǎn)頭:“對啊,這我懂,那這不是沒法談了嗎?”
林然笑:
“有辦法的?!?/p>
“好再來面包屋不行。”
“但如果是以百貨商城的名義,去和小便利店談。”
“以一堆小便利店集合的名義,去和百貨商城談呢?”
這是放在后世被稱為“空手套白狼”的標(biāo)準(zhǔn)手段。
簡單打個比方。
寢室里你想吃個火鍋,告訴室友a(bǔ):
“今天吃火鍋??!鍋和涮肉都有了,就差蔬菜,你帶一點(diǎn)兒!”
再告訴室友b:
“今天吃火鍋啊!鍋和蔬菜都有了,就差涮肉,你帶一點(diǎn)兒!”
最后告訴室友c:
“蔬菜和涮肉都備好了,你就帶個鍋,咱們今晚開伙!”
如此,你什么也沒出,但一頓火鍋當(dāng)晚就能吃得高高興興。
以此類推。
對于百貨商城和便利店的兩邊借勢,也是相同道理。
打著商城合作伙伴的名號去告訴便利店,有新商品準(zhǔn)備推廣,分給各家小便利店做試點(diǎn)。
有百貨商城的分量和權(quán)威作保,小便利店更容易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