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地不是圣帝城。
拉提夏王者劍,伊莎貝爾的贈品,雖說是圣物國寶,但實在太過年輕,鑄造于開拓時代的末期,那位持劍的國王,說不定還有一些第十二代神子的血脈呢。
可不能太早和十二代神子相遇,打不過。
于是,周培毅把目光投向第四把。
那是一把造型古樸的青銅長劍,上面的銹跡已經(jīng)被擦拭一新,重新煥發(fā)出了黃金色的光彩。
阿斯特里奧的特蕾莎女王,用一封情真意切的親筆信,介紹了這柄鎮(zhèn)國寶劍。第一代神教騎士團的首領(lǐng),初代騎士王,初代阿斯特里奧國王,特蕾莎的先祖,是這把圣劍的主人。
而那位初代騎士王,當(dāng)然就是初代神子最親密的戰(zhàn)友。同樣也是初代神子星宮中,立下誓言的騎士統(tǒng)領(lǐng)。
也就是說,如果順著它被感應(yīng)的方向,應(yīng)該會到初代神子的星宮。
但并不是第二代、第七代和最后兩代,這就讓情況變得有些麻煩。
最重要的當(dāng)然是找到那些沒有補全的星宮,想辦法讓自己人成為星宮的守門人,這樣就能在所有星宮補全之后打開回到泰爾露娜的道路。
但最后一座星宮需要一位神子作為骨血,如果不能贏下和十二代的決戰(zhàn),那么小仁就會成為星宮所需的梁柱支撐,打開了回家的道路也變得無用。
在這個基礎(chǔ)上,反方向思考,如果周培毅選擇成為攪局者而不是建設(shè)者,優(yōu)先破壞而不是補完,那么星宮就絕對無法在這一代補全,星宮之門更無法完整開啟,這一代所有的騎士都會成為歷史的注腳,而埋沒在塵埃之中。
當(dāng)然,星宮之門如果無法打開,已經(jīng)成為神子和騎士王的兩兄弟也無法借助搬運工的能力移動,恐怕再也沒有辦法回家。
贏不容易,輸同樣也不簡單,實在不行還有一手天地同壽嘛!
周培毅把騎士王的圣劍佩戴在身上,插進他亞麻破布做成的腰帶上,再把其他幾把圣劍再次收進劍箱里。
然后繼續(xù)坐到屁股底下。
他還是壓根沒打算移動!
反正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參照物,無論向哪個方向移動都有可能出錯,有可能被卷入時間的逆流,甚至有可能遭遇那些混沌的污染,不如在這里等,降低出錯誤的可能性。
山不就我,我也不就山。山若要就我,那我便就山。
周培毅想好了,把騎士王圣劍留在外面,感受和不同星宮之間的距離遠近,然后等待著星宮朝著自己而來。
或者是被召喚到星宮中的騎士朝著自己而來。
周培毅用手撐著臉,坐在劍箱上,非常有耐心地等著。
還真被他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