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人意外的是,熊貓直播平臺還專門搞了個新操作——把十四個賽區(qū)的觀眾畫面整合進國內(nèi)直播間,單獨開了個國際觀眾區(qū),方便留學生和外國觀眾一起看。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
很多俱樂部高層其實挺懷疑的。
說實話,早前也有人動過搞全球直播的念頭。
可結果呢?除了極個別人,其他人一開播,人氣慘得不行。
道理很簡單——職業(yè)選手再火,頂天也就火一個賽區(qū)。
全球十四個地方,你憑什么每個地方都有人看?
沒足夠的號召力,簽了約就是挨罵。
整個聯(lián)盟歷史上,能做到真正全球通吃的,只有一個。
現(xiàn)在溫良成了第二個,效果會怎樣,誰都說不準。
“真的能撐起來嗎?”某個戰(zhàn)隊老板皺著眉嘀咕,“名氣是不小,但要說火到十四個國家都追著看……不至于吧?”
類似的聲音,不少人都有。
但觀眾可不管這些,興奮得不行。
因為這次操作有個大看點——大家能親眼看到溫良在各個國家的翻譯員長啥樣。
別的地方先不說,關鍵是韓國和北美這兩個區(qū),翻譯是啥風格?是妹子嗎?光是想象一下就讓人激動,節(jié)目效果直接拉滿,還能刷外國彈幕,簡直新鮮。
而且這事兒明顯有官方背書,檔次一下就上去了,整個賽區(qū)都沒人這么玩過。
微博截圖一傳到貼吧、論壇,抗壓吧的老哥立馬炸了。
“一個人配十四個翻譯,這體驗得多離譜?”
“我想看翻譯小妹,想想就來勁。
萬一溫良說句騷話,翻譯臉紅咋辦?嘿嘿。”
“要是個男翻譯呢?”
“不至于吧,俱樂部再不靠譜也不至于找男的吧?”
“以他們那水平,還真說不定?!?/p>
“那我當場退坑?!?/p>
“太真實了兄弟?!?/p>
熱度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全球都在聊這事。
不光是國內(nèi),推特、外服論壇,各大海外直播平臺也都發(fā)了宣傳消息。
這回,國外比國內(nèi)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