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
溫良和寶藍回到上海,跟隊友匯合。
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匆匆給家里阿姨打了通電話,立馬投入緊張訓練。
離隊整整一個月,哪怕過去打得再順,默契終究會斷檔。
事實也確實如此。
夏季賽開賽后,隊伍明顯沒了春季那股勢不可擋的沖勁,原因很多。
一是溫良和寶藍長期缺席,配合節(jié)奏需要重建;二是拳頭公司這邊,在看完春季賽和亞運會預選的表現后,接連改動版本,節(jié)奏變得飛快。
倒也不是新版本不適合他們,而是變太頻繁,首發(fā)陣容又一直湊不齊,根本沒時間磨合。
這一堆問題疊在一起,導致夏季賽成績不如預期。
不過目前還是穩(wěn)坐積分榜第一,進世界賽基本沒啥懸念。
“咱們國家隊回來的選手嘛,就是不一樣了啊,現在打法都這么穩(wěn)重。”
一場訓練賽打完,好久不見的肉雞笑著調侃溫良。
“藍哥現在打得可沖了,你悠著點啊,這么莽,對面隨便一套就給你秒了……”阿水吐槽道。
溫良和寶藍聽了直搖頭,哭笑不得。
他們在國家隊養(yǎng)成的風格,已經不知不覺帶回了隊里。
在國家隊時,溫良不得不謹慎。
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不管不顧亂沖,畢竟隊友風格不同,容錯率低。
他得控地圖、保節(jié)奏,很多時候還得當兜底的那個。
而在自己隊里,上中下三條線都是進攻型選手,敢打敢拼,他反而可以放手入侵野區(qū),玩得風生水起。
國家隊那邊,他是真真正正的“大腦”,是“爹”。
寶藍也是同理,在那種環(huán)境下待久了,不兇都不行。
“沒事,我調一下就行?!睖亓紨[擺手。
他的狀態(tài)其實一直在線。
幾局過后,逐漸找回感覺,節(jié)奏重新順滑起來,那個熟悉的“野王”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