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認可,是真真意義上將他如來視作同輩看待,而非因為佛門,也絕不是因為佛門背后那兩大圣人,完完全全是他如來自己賺來的面子。
前者,那是因為權力帶來的尊重,后者,則是因為自身實力本該得到的尊重。
二者之間的區(qū)別,如來心中一清二楚。
他能夠感覺到哪怕如今走上了自己的道路,和鎮(zhèn)元子之間的差距還有著不小的距離。
他看不清這份距離有多少,旁觀的執(zhí)念劉浩卻一眼就看得通透。
此時的鎮(zhèn)元子,與其說是準圣巔峰,不如說已然半步踏入亞圣階段。
鎮(zhèn)元子身上最后一道執(zhí)念三尸,幾乎就是隨時都能夠斬下。
之所以還留著,更多的還是因為鎮(zhèn)元子想要繼續(xù)積累一番,也根本不著急。
很顯然,鎮(zhèn)元子斬下的兩道三尸化身,勢必已經在諸天萬界之中‘流浪’,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諸天,因為他們明白,只要踏入其中,分封的山神土地越多,帶來他們,帶給鎮(zhèn)元子本尊的好處也越是巨大。
他們每踏入一個諸天,完成了這些人物之后,留下道統(tǒng)傳承,后續(xù)如何發(fā)展也根本不需要他們時時跟進。
他們分封的每一個山神和土地,都將是一顆顆大大小小的種子,已經散播到這些諸天之中,哪怕未來出現(xiàn)變故,但只有這些山神土地們不死絕,就一定能夠重新崛起。
因為這一個修行體系,在分封了這些山神土地之后,就是將一種全新的修行體系傳入這些諸天,這些諸天的天地意志也根本沒有不認可的道理。
這本身又何嘗不是和則兩利之事?
執(zhí)念劉浩同樣知道有一些諸天,比如墳墓世界,完美世界,鎮(zhèn)元子想要達成并沒有那么簡單,只是派遣一道三尸化身前去,多半無法達成。
故而,先易后難這個道理鎮(zhèn)元子最清楚不過。
這些難度價高的諸天,鎮(zhèn)元子是如何看待的,是否先標注下來,等到最后融合了化身,本尊親自前往?
亦或者先行忽略,到時候先將自己執(zhí)念三尸斬落再說?
執(zhí)念劉浩可不認為鎮(zhèn)元子會對這些諸天視而不見,很多時候,哪怕幾十個低等世界綜合在一起,其價值也未必能夠和這些諸天相比較。
因為不是每一個諸天的氣運都是一致的,在等級低下的世界之中傳播自己的道統(tǒng),就好似從一抹池塘之中收取一部分水源比率,你得到的總是有數。
但在汪洋之中,這一個比例哪怕再低,所得很可能就已經超過眾多世界所有水源之和。
除非鎮(zhèn)元子能夠以山神土地體系將這個世界硬生生提升了等級,否則二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執(zhí)念劉浩也相信在一些偏僻的諸天之內,鎮(zhèn)元子一定會做出嘗試,這是任何一個階位高超修士都不會錯過的。
至于是否能成,也確實不會計較太多,因為哪怕失敗,從中也能總結出以往從來不曾發(fā)現(xiàn)的道理。
這一點,不僅僅是執(zhí)念劉浩猜測到,一旁的如來也同樣有所感悟,相比之下,反而廣成子在這方面有所不如也。
這也讓廣成子內心有了一股更大的緊迫感,他內心何其驕傲,可是元始天尊嫡傳大弟子,可謂驕傲方面從元始天尊身上學了個七七八八。
這份驕傲,更使得廣成子有些沉默,哪怕內心想要詢問,一時半會也不知該如何開口。
他想到了自己的師弟云中子,這個早早就踏入了諸天,在那之后很少有消息傳回的師弟,如今如何了?
是不是也提升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