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你上大學不上,只要你說話(盟主加更23)
魔都巨鹿路675號,《收獲》編輯部。
編輯老孔看著對面李曉林桌子上那一沓讀者來信樂道:“哈哈,小魏每一篇都不同凡響啊,其他作者的讀者來信加起來都不如他多。”
李曉林無奈道:“我就該在文章后面寫上:魏明人在北大。還得辛苦給他轉(zhuǎn)過去?!?/p>
另一個編輯笑道:“轉(zhuǎn)過去的時候盡量提醒一句,能不拆盡量別拆,搞不好都是罵他的。”
李曉林笑道:“那倒也不至于,那些寄給編輯部的讀者來信,涉及《雙驢記》的,負面態(tài)度的只占三成,五成左右都是夸的,從各種角度夸?!?/p>
還有兩成中立的。
因為寫了一個不那么正面的知青形象,很多頭腦簡單的知青單純地認為,大作家是在給知青群體抹黑,是在以偏概全,紛紛發(fā)文譴責。
文筆差的就給《收獲》寫信,文筆好的就給報刊投稿,噴人還能賺錢呢。
全國報刊關(guān)于這部的討論特別多,讓同一期中同樣是知青文學的葉辛的《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存在感非常薄弱。
他寫的就是那種正兒八經(jīng)的知青文,不過算是知青文里比較積極正面的,但是在魏明這篇劍走偏鋒的《雙驢記》面前,已經(jīng)被襯托的毫無存在感了,他這還是大結(jié)局呢。
其中在燕京一份文藝類報紙上有一篇關(guān)于《雙驢記》的評論文章很出名,標題大概意思是“不是知青你寫什么知青文學,你知道知青有多苦嗎!”
這篇文章以一名十年老知青的立場,詳細描寫了自己下鄉(xiāng)那幾年過的苦日子,什么手上起泡還要干活,什么天不亮就要起來下地,頂著烈日劇烈勞動三小時,回到知青點連書都看不動了,沾著炕就睡著了。
當然還有經(jīng)典的愛而不得,喜歡的知青姑娘被迫嫁給了村干部的兒子等等。
這篇文章幾乎寫遍了知青下鄉(xiāng)可能會遇到的可憐遭遇,屬實是典中典,迅速被多家報紙轉(zhuǎn)載,獲得了很多同情分,迅速出圈。
不過很快又出現(xiàn)了一篇反駁的文章,而且標題起的也很有水平。
“知青有多苦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你肯定沒有我苦,我是農(nóng)民的兒子?!?/p>
我擦,絕殺!
文章以一名農(nóng)家少年的角度講述了自己一家的日常生活,而這用平淡語氣寫出來的日常生活明顯要比知青的描述還要勞累困苦的多得多。
甚至這位作者還有一個小妹妹因為醫(yī)療條件太差四歲就死了,猛加同情分,讀完之后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要說苦,沒有人能在中國農(nóng)民面前說苦!
兩篇觀點相反的文章一出,把《雙驢記》的熱度推上了一個新高度。
不過戴堇華很郁悶,你們這爭來吵去的,感覺都沒有觸及《雙驢記》的內(nèi)核啊。
人家魏明分明寫的是一篇絕妙的諷刺,結(jié)果你們在那討論什么知青苦還是農(nóng)民苦,跑偏了啊!
而讓她更難過的是,自己寫給《文學評論》的稿子被退了。
真是沒眼光!
于是她干脆投給了自己學校的《未名湖》,還好過了,準備發(fā)表在12月的師姐吃個飯?”
魏明:“一共幾塊錢,你至于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