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他的說法,漢字精密系統(tǒng)僅僅是完成了主體工程,然而半年時間過去了,他們還是無法把這項技術(shù)真正應用在出版領(lǐng)域。
“我需要外匯,我需要從國外購買相關(guān)的部件和資料,我也不要什么200萬美元,哪怕給我二十萬,或者十萬也好?。 ?/p>
這次采訪的核心要素就是王選哭窮,要錢。
沒有錢,他后續(xù)的研究改良舉步維艱。
和蓋房子相比,王選的課題可能更緊要,但是和很多物理化學科目相比,他的重要性又要往后稍一稍了。
但是對于魏明一個寫的人,王選先生的研究那就太重要了!
就不說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對于整個漢字出版業(yè)提高了多少的效率,使出版物更加美觀,直接促進了出版業(yè)的繁榮。
就說他研究中的一項小發(fā)明都是劃時代的,那就是字庫算法。
可以說因為這算法才有了漢字庫,也才有了后面的輸入法等等一切,可以說開啟了漢字電子化的大門,“當代畢昇”這個稱號他當之無愧。
無論是魏明他們這種寫寫劇本的,還是未來寫網(wǎng)文的人,都要感謝這個低調(diào)的科研人。
唉,我是沒外匯,要不然我肯定先資助他了。
下班前,魏明又跑了一趟中文系教師辦公室,找到了屈育德教授,說了《天書奇譚》出書的事。
“還有就是得麻煩您給我寫個序,人家給稿費的。”
屈教授咧著嘴發(fā)出不太好聽的笑聲:“我還差那點稿費啊,你什么時候要?!?/p>
“不急,《兒童文學》剛剛連載完,怎么也得緩一緩,下個月能給我就行。”
“還不急,這都快臘八了,下個月還剩幾天啊,”屈教授道,“行吧,我今晚下班回去就給你寫,就從古典文學的現(xiàn)代化改編這個角度如何?!?/p>
“好啊,我也覺得古典文學里有很多寶藏值得被發(fā)掘重視,只不過得用一個更容易被現(xiàn)代人接受的殼來包裝!”
~
不僅屈教授和魏明有這個共識,就連外國人都意識到了這一點。
這天,魔都美術(shù)電影制片廠意外接到了一份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來函。
他們發(fā)過來一個中國神話故事劇本,稱希望由他們投資與美影廠合拍一部動畫長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