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邊上。
波濤滾滾,洶涌澎湃直向東海。
在一處人族部落里。
中年模樣的神農正在一處部落中為這個部落的人治病,傳授草藥辨認的學識和制作藥材的方法。
神農擺下一張桌子。
坐于小板凳上,身邊還擺著一個隨行藥箱。
桌前的人排隊排成長龍。
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
大多數(shù)人都聽聞了神農的名聲。
得知對方來黃河一帶治病救人,不知多少家中身患重疾、殘廢病患之人到來。
甚至連沒病的,都來討碗水喝。
仿佛喝了神農親自煉制的水,就能長生不老似的。
“你這腿早些年脫臼了,若是掰正骨頭位置,倒也無礙,只可惜這些年……”
“風寒的確不是小事,你去拿兩副藥回去,煎水喝上十日便能好?!?/p>
“不舉?不舉也是病的一種,你伸手來且讓我替你把把脈,嗯我給你開一方壯骨大補藥,保證你子孫滿堂……”
神農慧眼如炬。
飛快的辨認著各種病癥,開藥治病。
同時內心也在記下今日未曾見過的疑難雜癥,打算夜深離去時便記錄在羊皮卷上。
能解決的病,幾秒看完、下藥救治。
看不懂的東西,則是請教一旁那個年近六旬的瘦高道人。
排隊的隊伍很快縮短。
大多數(shù)人都心滿意足的離去。
但想要學習行醫(yī)治病之法的人卻不多,讓神農異常頭疼。
若不能培養(yǎng)出多一些的醫(yī)師,他的舉動治標不治本??!
等他離去了,當?shù)匾琅f是會出現(xiàn)因為病患傷勢而死去的人,到時候可沒有人再幫這些人救助。
不容易啊??!
“若是能與人皇商議,將我所制成的醫(yī)書傳播至天下各城、部落,由各地官員推行、培養(yǎng)出各地優(yōu)秀醫(yī)師該多好啊?!?/p>
“只可惜我人輕言微,也無甚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