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撈魚行動
“畢sir覺得,兩次撈魚計劃,背后恐有中方指導?!?/p>
常世修恍然大悟,略帶暗示道:“這兩年,港島的親中活動,愈發(fā)猖獗,已從商界蔓延政界,勢頭難以遏制。”
婁長福認同:“中方應有宏偉大計,畢sir,最好早做準備?!?/p>
畢大衛(wèi)面容沉著,并不見怒火,吸食著煙斗,講道:“政治部,只為政治服務,還是那一句話,未得祖家授權,切勿輕舉妄動?!?/p>
婁長福無奈嘆氣:“yes,sir!”
常世修年輕氣盛,嘴上答應,眼里卻滿是不甘。
在他眼中政治部空有職權,卻不加善用,手持利刃屠刀,怎奈心慈手軟。在七十年代前加入政治部的英籍警官,熬資歷,都熬到警司了。
他們拿著高薪,不用拼命,樂在其中。
可“斗而不破”的局面,卻讓常世修等八十年代入職,整天干苦力的年輕警官不滿。在相當一部分政治的中低層職員看來,近些年,港島親中活動的猖獗,正是政治部高層放任的結果。
因為,很大部分親中人士都已擺在明面上,抓一批,殺一批,拉一批,打一批,還有人敢囂張嗎?
神仙棠那種三合會份子,推進政治部監(jiān)獄,直接打靶都符合《反間諜條款》
把政治部和軍情處派出去的臥底撈出來,用“考公”的方式,無疑是一種明確挑釁。
少壯派們最看重的是權力,可不會多加考慮國際形勢,許多人對高層的不滿已寫在臉上。
相當一部分小組,都在職權范圍內,增加對親中勢力滲透、開始策劃反諜行動,打算針對性的進行辦案。
他們隱隱意識到權力受限的下一步,很可能是削減權力。
政治部干的可是臟活,他們離開政治部,將無處可去。不可能人人都甘愿坐以待斃,前途暗淡,歷史上政治部解散的前夕,不斷有情報勢力暗中作祟,試圖挑破中英矛盾,破壞和平回歸。
幕后作俑者,可不一定是議會大老爺們。一個國家要是缺少強硬人物,多的是利益分歧,自相矛盾的事。
因為,國家利益,不等于群體利益和個人利益。
尹照棠收到胡博超遞來的入會名單時,已經足夠驚訝,想破頭都想不到,把有讀過中學的古惑仔撈出來考公。
竟會在紀律部隊內,掀起一場嚴格的內部調查。
想不到,政治部已有一股勢力,十分強烈的仇視忠義堂。
畢竟,他真的冇想過撈魚?。?/p>
為什么警務部門派臥底,最低都要搞個中學學歷,是已經達到想象力的極限,還系有心讓臥底展現(xiàn)點才華,一步步上位呢?
這一套,也許在別的社團管用,但在忠義堂真不管用,因為,有才華的古惑仔,真會被大佬派去搵正行。
有心想在老忠派臥底,不如派幾個能打地盤的猛將來。到現(xiàn)在都冇見到一個,總不能是警隊薪水太低,養(yǎng)不出敢打敢拼的猛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