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軍是中央軍嫡系,是“客軍”,如此輝煌的戰(zhàn)功,彰顯的是重慶方面的威勢,而非他晉綏軍的實力。
此戰(zhàn)之后,顧家生及其第五軍在晉地的聲望必將如日中天,這對他這位一直試圖維系晉地本土勢力的“老西兒”而言,未來的博弈恐怕要更加費力了。
“命令,以二戰(zhàn)區(qū)長官部的名義,發(fā)賀電給顧軍長。措辭要熱烈,要彰顯我們共同御敵的態(tài)度?!?/p>
閻西山最終做出了務實的決定,無論如何,面子上的功夫必須做足,甚至要做得漂亮。但在內心深處,他已開始盤算,如何在戰(zhàn)后太原的利益分配中,為晉綏軍爭取更多的籌碼。
而且。。。。。。。這樣一來西關口這個要命的點,好像也可以趁機做做文章了。
。。。。。。。。。。。。。。。。。。。。。。。。。。。。。。。。。。。。
當這份層層轉遞、標注著“特急”“大捷”的電文,最終被侍從室主任恭敬地呈送到總裁的案頭時,預期的狂喜如期而至,卻又夾雜著一份更為深沉的心思。
“好!好??!”
總裁看著捷報,喜悅之情躍然于臉上。他露出了近段時間以來最舒展、最由衷的笑容。
他站起身,在書房內快步踱步,難掩興奮之情。
“振國果然是“黨果”柱石,第五軍不愧是我革命軍之精銳,黃埔之楷模!全殲倭寇一個加強精銳旅團,擊斃其旅團長,壯哉!”
他仿佛已經(jīng)看到了全國各大報紙頭版頭條對這則捷報的渲染,看到了國際社會驚訝的目光,看到了國內民眾如潮的擁戴之聲。
這可是他的學生,他的嫡系,他的“御林軍”打出的赫赫戰(zhàn)功,足以讓所有質疑他、挑戰(zhàn)他權威的人統(tǒng)統(tǒng)閉嘴。
“立刻以軍事委員會名義,通令全國嘉獎!所有參戰(zhàn)官兵,一律從優(yōu)敘獎!顧振國及其有功將領,著即擬訂授勛方案,報我審批!”
他一時間意氣風發(fā)。
然而,當激蕩的情緒如潮水退去,他的目光不經(jīng)意掃過案頭另一份密報,那是戴局長親呈,記錄著八路軍方面與顧家生接觸的全部談話內容。
盡管文中明確記載了顧家生“嚴詞拒絕,表態(tài)效忠領袖”的態(tài)度。
可一看到這份密報,他嘴角的笑意仍不由得微微收斂,步履也隨之緩下。
振國是忠于他的,這一點,他是愿意相信的。
此役更是其忠誠與能力的最好證明??墒恰艽颍蔡兄饕娏?。擅攻太原不事先匯報尚可解釋為戰(zhàn)機稍縱即逝,但與延安方面的接觸,哪怕事先報備,也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心頭最敏感處。
“還是年紀太輕,把握不住啊!”
這念頭開始不受控制地浮現(xiàn)在總裁的腦海之中。
這份過于耀眼的戰(zhàn)功背后,是否也意味著,這柄他親手淬煉的利劍,鋒芒已盛,漸趨難握?
他緩步走向窗前,凝視遠方,目光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