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晉原未正眼瞧她,只漫不經(jīng)心的一瞥,卻在看到她行禮時,頓住目光。
這一禮,周正得挑不出半分錯處,舉止從容,收放有度,規(guī)矩得像是自小在上京長大、教養(yǎng)極好的貴女。
畢竟是他的血脈,即便是長在苦寒之地,該有的氣度自然是有的。
他收回目光,淡淡地“嗯”了一聲。
“起來吧。
封州這些年,禮數(shù)學(xué)得倒不錯。
”崔莞言垂首,聲音恭順:“雖未能常伴父親膝下,但女兒不敢忘本分,常自省禮數(shù),不敢懈怠。
”崔晉頷首道:“記得便好,女子遲早是要嫁人的,若有合適的人家,也好不失體面。
”這時,一旁的孫氏笑了:“老爺說的是,二小姐這樣年紀(jì),正是談親事的好時候。
二小姐是有福氣的,雖說在外長大,但到底是咱們國公府的女兒,日后自然嫁得不會差。
”孫氏是領(lǐng)教過崔莞言的利嘴的,這時不想招惹她,便只順著崔晉的話說。
但崔莞言并不打算放過她。
抬起頭看了孫氏一眼,崔莞言唇角勾起一絲羞怯又感激的笑意:“多謝姨娘吉言,莞言自知在封州長大,許多地方不懂,還常擔(dān)心自己配不上好人家的門楣……”“二小姐別這么說,老爺是疼愛你的,自然會為你籌謀打算。
二小姐能嫁得好,是咱們府上的福氣。
”孫氏語氣柔柔,說著便抬手輕輕搭在崔晉手臂上,甚是親昵。
呵,福氣。
她極力扯出一抹笑:“莞言明白,莞言不敢忘了自己是國公府的女兒。
”“只是……莞言在回府路上聽見街邊茶肆里有人議論,說國公府已給二小姐尋了門第不低的人家。
莞言愚鈍,不敢信外頭的傳言,卻怕有人在外胡言亂語,污了府上的名聲,也壞了父親的清靜。
”崔晉要她嫁給褚元唐的心思,并未告知多少人。
可若是連街頭茶肆都傳出了風(fēng)聲,那這府里必是有人在外走了嘴。
局勢未明,他的謀劃如何能讓外人知曉?崔晉眸色徹底沉了下來:“胡說八道!是誰在外面亂嚼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