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高門
程建議,讓大人有空一同去商討。
“大致就是,病死的人須統(tǒng)一焚燒;有家畜野物死了的,也盡快焚燒;還有各酒樓飯館青樓等等,繼續(xù)封停,出入關(guān)卡也要繼續(xù)嚴(yán)防;以及由縣衙出面,大量征收棉紗和棉花,說是要用這些娃制新的面罩,以代替面紗……大約重要的,便是這些?!?/p>
陸璘點點頭。
“再有,上官大夫拒絕了縣衙給他安排的住處,說住施大夫的杏林館就好。”
李由說這話時,語氣里也帶著小心。
他明白陸璘的心思,也知道像上官顯那樣的人品與相貌,若與施大夫走得過近,實在讓人忌憚,更何況對方還是濟寧名醫(yī)之后。
陸璘許久沒說話,沉默著往后堂走了幾步,突然問他:“這個上官顯,他成婚了嗎?”
如果已經(jīng)成婚,那是自然不必在意了,施菀不會喜歡一個有婦之夫。
“這個……我找機會,去打聽打聽?!崩钣傻雇诉@事。
陸璘“嗯”了一聲,也不掩藏防備上官顯的心思。
隔天一早,陸璘到疫藥房,與幾位大夫一同商討昨日草擬的疫病防護(hù)細(xì)節(jié)。
上官顯覺得,當(dāng)前重中之重,是焚燒所有病人尸體,尸體里有疫毒,若不處理,則會傳染到活人身上。
他言之鑿鑿,但陸璘想的卻是這件事的難度。
前幾日,百姓們準(zhǔn)備辦趨瘟神大法,被他下令強行鎮(zhèn)壓了,他不信什么瘟神,也不信瘟神能被人做法趕走,如果有神,那觀音如來那些救苦救難的神又哪里去了,他們怎么又?jǐn)〗o了瘟神?
禁止百姓趨瘟神倒還好,但將他們親人的尸體一同拉去焚燒,他們是絕計不肯的。
這事也不能從長計議慢慢勸說,若要做,就要雷厲風(fēng)行,說燒就燒,敢違抗者重懲。
如今的安陸縣皆是人心惶惶,所有人都被籠罩在絕望恐懼中,情緒也難免偏激,一個不好,會鬧起民變,若有民變,防疫之事便土崩瓦解,他在安陸的知縣也做到頭了。
他沉默一會兒,看向施菀:“施大夫覺得呢?這些尸體是真的必須焚燒么?”
施菀身在安陸,自然知道安陸百姓對“入土為安”的執(zhí)念,災(zāi)荒之年,哪怕賣了自己也要盡一份孝心替亡父亡母籌一份安葬費,要讓他們眼睜睜看著親人遺體被拖走、被焚化,那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若逼得他們與官府對抗起來,那是一個小縣城根本壓不住的事。
她明白陸璘的顧慮。
想了想,她說道:“我認(rèn)同上官大夫的話。這些尸體皆是因身染瘟疫而死,疫毒已深入他們五臟六腑,他們死后,疫毒卻未死,而他們的尸體則成了最可怕的疫源,比那些還活著的染疫病人還可怕。若不處理,這疫病也許永遠(yuǎn)不會好?!?/p>
“若是直接掩埋呢?”陸璘問。
如果是直接掩埋,只是不舉辦葬禮,百姓們只要有幾分信官府,便會同意。
上官顯說道:“我想是不行的,直接掩埋,疫毒仍在,若有下雨,疫毒會從腐爛的尸首上融入雨水中,隨后流入河流,最后仍是被活人接觸到。再說尸體入土,數(shù)月才化為白骨,時間太長了。”
陸璘再次將目光投向施菀。
施菀點頭:“是的,凡是沾附在尸體或晶物上的不可見之毒,焚燒是最為穩(wěn)妥的方式?!?/p>
陸璘凝神思考片刻,說道:“這件事我明白了,縣衙即刻著手去辦,確保三日內(nèi)焚燒完所有尸體,與此同時,我也希望焚燒完尸體的十日內(nèi),疫病蔓延速度能有明顯減緩,能保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