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是懂事的,眨了眨眼睛,“小的更好吃一些?!?/p>
男人迅速轉過頭,不敢再看自己兒子,繼續(xù)前行,喃喃道:“兒子,爹走了!”
————
楊家鋪子,一個隔三岔五就來買藥的小孩子,這一天被一名不耐煩的店伙計推搡出鋪子,那年輕伙計罵道:“跟你說過多少次了,這么幾粒碎銀子,連藥渣子也買不了!哪有你這么煩人的,能堵在這里大半天的,我們這是藥鋪,要做生意的,不是寺廟,沒有菩薩讓你拜!要不是看你年紀小,老子真要動手打人了,滾滾滾!”
小孩子死死攥緊那只干癟錢袋子,想哭卻始終堅持不哭出聲,仍是那套翻來覆去無數(shù)遍的說辭:“我娘親還在等我熬藥,已經很久了,我家真的沒有錢了,可是我娘真的病得很厲害……”
年輕伙計隨手抄起一把掃帚,作勢打人。
站在門檻外的小孩子嚇得蹲下身,雙手抱住頭,那只左手仍是不忘死死握住錢袋。
許久之后,孩子抬起頭,發(fā)現(xiàn)一個板著臉的老爺爺站在那里,與他對視。
年輕店伙計已經悻悻然放下掃帚,忙活自己手頭的事情去。
老人伸出一只手,“買東西給錢,生意人賺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至于賺多賺少,得看良心,但萬萬沒有虧錢的道理。所以你把錢袋子給我,那幾粒銀子我收下,今天你娘親治病需要的藥材,我先賒賬給你,但是你以后得還錢,一分一毫也不許欠鋪子,小家伙,聽不聽得懂?”
小孩子眨眨眼,懵懵懂懂,但仍然把錢袋子遞出去。
最后,老人有些費勁地趴在柜臺上,才能看著那個幾乎瞧不見腦袋的小孩子,問道:“知道怎么熬藥嗎?”
小孩子小雞啄米,“知道!”
老人皺眉:“真知道?”
孩子這次只敢輕輕點點頭。
那年輕伙計在遠處笑道:“咱們劉師傅當時去過一趟泥瓶巷,給他娘看病后,教過孩子一回,后來不放心,又親自看著這孩子煎藥,奇了怪了,屁大孩子,竟然還真沒啥差錯。是劉師傅親口說的,應該沒錯。”
老人對孩子揮揮手,“去吧。”
孩子歡天喜地提著一大兜黃油紙包起來的藥材,飛快跑回泥瓶巷。
他娘親躺在木板床上,在孩子躡手躡腳進入屋子后,發(fā)現(xiàn)他娘還在睡覺,摸了摸她的額頭,發(fā)現(xiàn)不燙,松了口氣,孩子然后悄悄把娘親的一只手挪回被褥。
孩子來到屋外那座灶房,開始用陶罐熬藥,趁著空隙開始燒菜做飯。
孩子需要踩在小板凳上才行。
孩子使勁翻動鍋鏟,被熱騰騰的水氣嗆得厲害,還不忘碎碎念道:“一定要燒得好吃,一定要!要不然娘親又要沒胃口了……”
————
一個才五虛歲的孩子,背著一個幾乎比他人還大的籮筐,往小鎮(zhèn)外的山上走去。
這是孩子
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