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挑水,當然沒問題。
青衣小童在鐵匠鋪子受過驚嚇后,已是風聲鶴唳,再不敢橫行無忌,聽聞噩耗,差點要捶xiong頓足,只好碎碎埋怨陳平安為何不早點買下水井。
阮秀輕聲問道:“不然我去找人談談看?如果你愿意的話,說不定可以買下那口鐵鎖井?!?/p>
陳平安趕緊搖頭:“不用,而且我如今也沒錢了。”
阮秀欲言又止,眼見著陳平安神色堅決,只得打消了心中的那個念頭。
臨近騎龍巷,陳平安說道:“有個名叫石春嘉的小姑娘,好像就是其中一間鋪子的掌柜女兒?!?/p>
阮秀有些迷糊,“我不知道啊?!?/p>
少女不在意的事情,其實很多。
當兩間鋪子的伙計師傅,聽說店鋪真正的主人露面后,都過來湊熱鬧,多是老實本分的婦人和少女,見著陳平安后,難免有些失望,陸陸續(xù)續(xù)返回鋪子干活。倒是他們對著阮秀喊掌柜的,讓少女有些羞赧。
陳平安在壓歲鋪子坐了一會兒,喝了熱茶,有些無地自容,因為根本不知道該做什么說什么,反而是阮秀有條不紊地詢問相關事宜,入賬多少,盈利多少,陳平安看著臉色認真的青衣少女,他撓撓頭,開始覺得自己的禮物,送得太馬虎不用心了。
動身去往福祿街之前,阮秀看了眼青衣小童和粉裙女童,跟陳平安輕聲叮囑了一句,“福祿街和桃葉巷如今大變樣,搬來很多外鄉(xiāng)人,其中李家比較特殊,他們家老祖成功躋身十境,按照大驪先帝頒發(fā)的恩賞令,當今天子給李家賜下了兩個恩蔭名額,李氏子孫能夠直接獲得兩個清流官身,不知為何,一個在京城當了官,留在家里的那個,卻拒絕了,所以福祿街最近氣氛有點怪。”
陳平安想了想,讓兩個孩子留在鋪子,自己捧著陶罐去往福祿街,而且沒讓阮秀帶路。阮秀也沒堅持什么,返回鐵匠鋪子。
少女離開小鎮(zhèn),走向不知走過多少次的石拱橋,廊橋早已拆去,如今老劍條都已消逝不見,曾經有好事之徒試圖搜尋,希冀著又是一樁聊勝于無的機緣,只是徒勞無功。
對于忙忙碌碌、暗流涌動的龍泉郡而言,奇奇怪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太多太多,需要謀劃的千秋大業(yè)又是層層疊疊,哪里顧得上這種小事。
阮秀走在石橋上,情不自禁地掏出那塊竹簡,高高舉起。
五個小字,百看不厭。
她突然覺得如果能在背面再刻上一行字,就更好了。
比如“陳平安贈阮秀”?
小鎮(zhèn)上。
陳平安再一次踩在青石板路上,一座座高門豪宅如山脈綿延,相比之前的一次次送信,如今回頭再看,陳平安自然而然就看出了更多的意味。
陳平安這才剛剛走到李家門口,就看到有個青衫男子站在那邊,笑望向自己。
不知為何,看到這位滿身書卷氣的年輕男子,陳平安就會想到那次去學塾送信,回首望去,當時眼中見到,正站在學塾門口的齊先生。
一模一樣的風采。
恍如神人。
不值得
總有些人,一眼看到就會心生好感,道理都講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