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竦怒道:“師父法旨,你也敢兒戲?!”
桃魅立即求饒道:“不敢不敢,萬萬不敢?!?/p>
一座遍植桃樹的古雅道觀內(nèi),一位鶴發(fā)童顏的老道人,正與一位干瘦老僧相對而坐,老僧骨瘦如柴,卻披著一件異常寬大的袈裟。
老道人微笑道:“這一拳如何?”
老僧緩緩道:“過剛易折?!?/p>
老道人瞥了眼桌上一杯茶,又問,“你覺得這杯桃漿茶,需不需要留著?你猜那年輕人會不會重返桃林,來這觀中一飲而盡?”
老僧神色木訥,“言多必失。”
老道人未戴道冠,系有逍遙巾而已,身上道袍老舊尋常,也無半點仙家風采。
他輕輕嘆息,“壁畫城三位神女已經(jīng)走出畫卷,各隨其主。又有別洲上五境修士與那賀小涼聯(lián)袂闖入鬼蜮谷,去往京觀城,楊崇玄還有抓住福緣的跡象。如果那蒲禳再折騰出一點動靜,惹了竺泉親自出手,這鬼蜮谷,徹底亂成一鍋粥后,咱們這處僅剩的世外桃源,說不定也要與清凈無緣了?!?/p>
枯槁老僧點頭道:“真君遠見。”
聽到蒲禳二字之時,老僧心中默念,佛唱一聲。
老道人其實已經(jīng)察覺到對方的心境異樣,只是雙方知根知底,無需多說。
老道人舉目望去,“你說于我們修道之人而言,連生死都界限模糊了,那么天地何處,才不是牢籠?越不知道,越易心安,知道了,如何能夠真正心安?!?/p>
老僧思量片刻,低頭合十,露出那一雙干枯卻呈現(xiàn)出金黃色的手掌,“貧僧佛法,尚且撐不起這件袈裟,如何能見佛祖,如何能問一問這千古疑難?!?/p>
老僧緩緩起身,雙手合十,行了一禮。
老道人不與這位老友講究繁文縟節(jié),點頭而已。
老僧一步跨出,便身形消逝,返回了那座大圓月寺,與小玄都觀如出一轍,都是桃林當中自成小天地的仙家府邸,除非元嬰,不然任人在桃林兜轉(zhuǎn)千年,也見不著、走不入。
寺廟內(nèi),梵音裊裊,有老和尚坐在蒲團上坐定,有僧人在廊道低頭緩行,有小沙彌在樹下勤快掃地,各自忙碌,兩兩之間,并無言語交匯。
枯槁老僧站在原地,視野中,那些僧眾,其實都是一具具白骨而已。
繞過了那座云霧彌漫不見金佛的大雄寶殿,老僧雙手合十,神色虔誠,默默向前行去。
這位金身羅漢幾乎大圓滿的老僧身旁,陸陸續(xù)續(xù),有一位位與他眉眼相似卻年齡懸殊的和尚,身披不同袈裟,憑空出現(xiàn),總計四位,各有問話,只是老僧只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只是前行。
一位年少僧人神色惋惜,道:“為何不飲下那杯桃漿茶?喝了就可以少去數(shù)年修行!離著西方凈土佛國,便更近了一步,哪怕半步也好啊?!?/p>
一位中年僧人怒氣沖沖,對著老僧暴喝如雷:“你修的什么佛法?鬼蜮谷那么多魑魅魍魎,為何不去超度!”
一位身披華美袈裟的僧人,神色倨傲,斜視老僧,嗤之以鼻道:“這般苦修,非是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