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欲言又止,自己很快打消了一些個詢問的念頭。
知不知道那位沈夫人在龍宮洞天的大致座位高低,意義何在?當(dāng)真需要拎起一條線的線頭嗎?
好像不用如此。
李源身上難以掩飾的遲暮老態(tài),這位南薰水殿娘娘金身的瀕臨破碎邊緣,他陳平安初來駕到,拎起了一兩條深埋水中的脈絡(luò)線頭,知道了事實,若是契合或者違背自己的某些道理,是不是就要管上一管?在許多身外事,可知可不知的時候,偏偏要去自尋煩惱,是不是修道之人全然不顧身外事的另外一個極端?
陳平安覺得自己只要捋清楚了這條根本脈絡(luò),對己而言,就是一場大修心。
如此一想,其實陳平安會羨慕那些一開始就“問道之心”極其堅定的人。
如果不論善惡是非,只說本心。
比如一眼就相中那本《云上瑯瑯書》的林守一。
以及那個目的明確、行事果決的少女朱鹿。
還有許多相逢之人。
他們在修心一事上,都很不拖泥帶水,擅長復(fù)雜事情簡單化。
李源問道:“陳先生,似乎有些疑慮?”
這是廢話。
一個沒有疑慮憂愁的修行之人,是絕對不會吃飽了撐著,一下雨就出門撐傘散步的,而且還會走走停停,心神不定,偶爾還會多拿一根行山杖,像是在在地上或?qū)懽只虍嫹?/p>
陳平安笑道:“等待家鄉(xiāng)回信,有些心急,沒有什么?!?/p>
李源便不再多問半句。
陳平安與李源分別,回到宅邸,收起油紙傘斜靠門外,大雨還沒有停歇。
輕輕震散身上雨水痕跡,進(jìn)了屋子落座后。
相信朱斂會在信上仔細(xì)回復(fù)落魄山近況,以及龍泉郡周邊的形勢。
當(dāng)然重中之重,肯定還是將那蓮藕福地從下等福地抬升為中等一事。
其實拿到這封回信的第一時間,陳平安就已經(jīng)知道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魏檗已經(jīng)破境了。
不然密信不會有著獨屬于披云山的山岳禁制。
陳平安沒有立即打開這封密信,反而起身離開屋子,走到屋檐下,看著天地間的雨幕。
人間下雨,在家避雨,他鄉(xiāng)躲雨,要么就是撐傘而行,不然就只能淋雨。
陳平安轉(zhuǎn)頭望向那把斜靠墻邊的油紙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