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清風(fēng)感慨道:“話說回來,這本書最前邊的篇幅,短短數(shù)千字,寫得真是樸實動人。好些個民間疾苦,盡在筆端。山上仙師,還有讀書人,確實都該用心讀一讀?!?/p>
各種鄉(xiāng)俗,娓娓道來,田壟守夜?fàn)幩倌晟仙娇巢駸?,背簍下山,與市井富家翁在門口討價還價,被后者呵斥退下臺階,少年接過那串銅錢之時,手心多老繭。
隆冬苦寒時節(jié),少年上山采藥掙錢,雙手凍瘡開裂,采藥之時,小心翼翼,免得沾染血跡,賣給山下藥鋪之時,賤了價錢。
描寫這些,往往不過寥寥數(shù)語,就讓人讀到開篇文字,就對少年心生憐憫,其中又有一些奇絕文字,更是足可讓男子心領(lǐng)神會,例如書中描寫那小鎮(zhèn)風(fēng)俗“滯穗”,是說那鄉(xiāng)野麥?zhǔn)熘畷r,孤兒寡母便可以在割麥村夫之后,拾取殘剩麥子,哪怕不是自家麥田,農(nóng)家也不會驅(qū)趕,而割麥的青壯村夫,也都不會回顧,極具古禮古風(fēng)。
妙處在書上一句,少年為寡婦幫忙,偶一抬頭,見那婦人蹲在地上的身影,便紅了臉,趕緊低頭,又轉(zhuǎn)頭看了眼旁處飽滿的麥穗。
這一抬頭,一低頭,一轉(zhuǎn)頭,便將一位勞苦少年既淳樸、卻懵懂且復(fù)雜的心思情思,只一句,便寫活了。
開篇之后的故事,估計無論是落魄文士,還是江湖中人,或是山上修士,都會喜歡看。因為除了顧懺在罄竹湖的肆無忌憚,大殺四方,更寫了那少年的此后奇遇連連,一連串大大小小的際遇,環(huán)環(huán)相扣,卻不顯突兀,深山之中拾得一部老舊拳譜,
出門游歷,偶遇世外高人,拳法小成之后,又誤入仙家府邸,學(xué)得一門上乘術(shù)法,出拳sharen,處處占據(jù)大義,便是跋山涉水,遇見妖魔鬼怪,皆是出拳果決,酣暢淋漓,大有意氣風(fēng)發(fā)的少年豪杰氣概。
與不少山神水仙更是一見投緣,其中又有與那些紅顏知己在江湖上的萍水相逢,與那嬌憨狐魅的兩廂情愿,為了幫助一位美艷女鬼沉冤昭雪,大鬧城隍閣等等,也寫得極為別致動人。好一個憐香惜玉的少年有情郎。
關(guān)鍵是還將那少年游俠兒一路山水游歷的勤勉好學(xué),筆墨頗多。在這之后,才是罄竹湖的那場重頭戲了。險象環(huán)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終于成功從山澤野修手中救下已犯眾怒的顧懺,在這期間,年輕武夫機智百出,又有仙家術(shù)法傍身,因禍得福,機緣所得一枚養(yǎng)劍葫,更有兩位仙子暗中幫忙照拂,甚至不惜與師門反目,足可讓翻書的看客們大呼過癮。
柳清風(fēng)突然意識到手中還拿著小半粽子,囫圇吃下。
罄竹湖,書簡湖。罄竹難書。
顧懺,懺悔之懺。諧音顧璨。
陳憑案。當(dāng)然更是諧音陳平安。
書的末尾寫到“只見那年輕游俠兒,回望一眼罄竹湖,只覺得問心無愧了,卻又難免良心不安,扯了扯身上那好似儒衫的青衣襟領(lǐng),竟是久久無言,百感交集之下,只得痛飲一口酒,便失魂落魄,就此遠去。”
好一個落魄遠去,堪稱絕妙。
至于那位年輕游俠是就此返鄉(xiāng),還是繼續(xù)遠游江湖,書上沒寫。
柳清風(fēng)輕輕拍打著那本合上的書籍,突然問道:“若是陳平安有機會翻看此書,會如何?”
崔東山想了想,說道:“讀到好文字好詩句,說不定還要摘抄筆錄??赐曛?,估計只會覺得那個陳憑案太可笑,太不聰明謹慎,哪里像他了。恨不得替那位捉刀客修改一番?!?/p>
柳清風(fēng)又問,“如果能夠親眼見到那個寫書人?”
崔東山搖頭道:“以前我知道答案,如今不確定了?!?/p>
柳清風(fēng)難得打破砂鍋問到底一回,“是以前會一拳打殺,如今見過了世間真正大事,則未必。還是以前未必,如今一拳打殺?”
崔東山后仰倒去,嬉皮笑臉道:“天曉得唉。”
柳清風(fēng)將書籍還給崔東山,微笑道:“看完書,吃飽飯,做讀書人該做的事情,才是讀書人。”
崔東山卻在笑過之后,開始在柳清風(fēng)一旁滾來滾去。
柳清風(fēng)無奈道:“以崔先生的手段,徹底禁絕此書,不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