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沒問?!?/p>
男人立即說道,“不管是偷是搶,要錢,也別去我那個清水衙門,戶部那邊,也別去,管得嚴,禮部,倒是存了一筆不小的私房錢?!?/p>
男人說得一點不難為情。
林守一聽得目瞪口呆。
林正誠瞥了眼兒子,本以為一個元嬰境修士,閉關消耗天材地寶,折算成神仙錢,至多也就是四五十顆谷雨錢,
不曾想攤上這么個悶聲花錢的敗家子。
瞧瞧陳平安,再看看董水井,哪個不是燕子銜泥,年年往自家添補家當,夯實家底,
唯獨自己,生了個好兒子啊。
林守一輕聲道:“既然如此,為何不早點說?害他白白憂心了這么多年。想必陳平安心里,這些年不會好受的?!?/p>
男人扯了扯嘴角,道:“我怎么都算是陳平安的半個長輩,他不來找我,我難道主動找他去?這小子不懂禮數,難道我這個當長輩的,也不要臉了?”
按照小鎮(zhèn)習俗,正月里相互間走親戚,誰輩分高,或是同輩份里邊誰更大,誰給誰拜年,先后順序半點不能亂,不然就會被人看笑話,一籮筐的閑話,關鍵是年年都能提起。這種看似說大不大的“禮數”事情,在家鄉(xiāng)那邊,很多時候甚至要比誰爬了寡婦墻、哪個婆姨偷漢子了,更讓人津津樂道。
何況這種事情,早說就一定是好事嗎?
林守一知道自己該走了,憋了半天,只是喊了聲“爹”。
男人習慣性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的,先呵了一聲,再說道:“我這個當爹的,還以為養(yǎng)了個祖宗?!?/p>
林守一只當沒聽見,與父親告辭一聲,下炕離去,走到門口那邊,男人突然說道:“既然今天已經說開了,等你出關,就去跟陳平安說清楚。”
林守一點點頭。
男人看了眼林守一,就是個不開竅的榆木疙瘩,見兒子根本沒有領會自己的意思,只得板著臉說道:“一定記得讓他來這邊登門拜年?!?/p>
林守一忍住笑,立即答應下來,今天跟父親談心一場,讓林守一如釋重負,只覺得一身輕松。
男人最后說道:“既然你們倆都是朋友,逢年過節(jié)的,別談禮物不禮物的,跟家鄉(xiāng)那邊差不多,不欠了禮數,意思意思就成了。再有,借給朋友的錢,最好當成潑出去的水,別想著對方還?!?/p>
林守一無言以對。是讓自己轉告陳平安這么個道理?
姜還是老的辣。
男人問道:“杵那兒當門神呢,還是要我送你出門,要不要容我先去借八抬大轎?”
林守一離開后,桌上空酒碗,男人倒?jié)M酒水,自言自語道:“我兒子也不算差?!?/p>
————
一老兩少遞交了關牒,順利進入虞氏王朝的京城。
過了城洞,視野豁然開朗,走過了一段京城繁華路程,少年與那位老道士和年輕女冠笑著作揖告辭離去,雙方就此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