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玄妙之事,還是當(dāng)初所有在座主賓修士,如出一轍,竟然都只記得那片道訣的末尾一句了。
“煉就一顆無上丹,始知吾道不虛傳,若問此丹從何來,且向純陽兩字參?!?/p>
照理說這么一位游戲人間的得道高人,不說肯定可以享譽(yù)天下,名動一洲總歸是不難的,多多少少都該有一些仙跡軼事。
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了,裘瀆始終沒有聽說關(guān)于那位“純陽”真人的半點消息。
至于那座不起眼的蠟臺,實則是一座燈衢,按照山上的說法,屬于那種螺螄殼道場。
若是點燃龍宮秘制的兩支蠟燭,修士就可以入駐其中,初看皆是一間小屋,推開門后,便是一座海市蜃樓的通衢大市,唯一的區(qū)別,是一晝一夜。
其實兩鏡一蠟臺,三物可以相輔相成,最終兩座燈衢幻境,等同于晝夜銜接為一,日月配合結(jié)刀圭,功德圓滿金丹成,拂袖長生路上歸。
所以最適宜地仙之下的一雙山上道侶,結(jié)伴修行,事半功倍。
胡楚菱眨了眨眼睛,“阿婆,我是不是挑了兩件最不值錢的物件???”
老嫗連忙擺手,開懷笑道:“不是不是。”
胡楚菱見師父不愿多說,也就不多問了。
裘瀆
在斬龍一役發(fā)生之前,世俗王朝曾用一種古禮祭祀山川,祭祀陸地山岳用“埋”,祭祀江湖瀆海則用“沉”。
而這四件被裘瀆用來當(dāng)做席鎮(zhèn)的赤金走龍,便是浩然天下歷史上首位女皇帝,作為“埋土沉水”大典中的關(guān)鍵祭祀之物。
不過當(dāng)年總計十八條,桐葉洲大瀆龍宮這邊,只是從東海龍宮那邊分得其中一條,之后通過各種隱蔽手段,才收集到了四條。
在萬里燐河那邊擺攤子的劍修陶然,是
與諸君借取千山萬水(五)
(章節(jié)上傳晚了,抱歉抱歉。)
天邊火燒云,晚霞行千里。
一條名為翻墨的龍舟渡船,在一處仙家渡口靠岸,一行人準(zhǔn)備更換渡船,去往黃粱國。
隊伍中為首的,是個大搖大擺走下船去的青衣小童,兩只袖子甩得飛起,身邊有個少女,腰懸一方抄手硯,手持綠竹杖。
身后是一位儒衫青年,帶著個扈從模樣的黃衣老者,狀貌奇古,鶻眼鷹睛,只因為瘦骨嶙峋,便像是穿了件極為寬松的法袍。
相較之下,那個年輕男子,就顯得最為平淡無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