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時務問道:“先前我就覺得花開時節(jié)不對,你不是為了暗示它即將成為精魅?而是故意給明眼人看的破綻?”
陳平安笑道:“都算吧?!?/p>
迎面走來那游手好閑的富家公子哥,提籠架鳥,吹著口哨,看樣子是要給籠中畫眉抓些活食。公子哥瞧見了一位身姿婀娜、挽著花籃的妙齡少女,便橫移了一步,恰好擋住少女去路,少女繞開,公子哥又故意橫移兩步,少女瞪大眼睛,惱羞成怒。公子哥連忙嬉皮笑臉道歉幾句,主動讓出道路……余時務詢問一句,是馬氏子弟?陳平安搖搖頭,該有的市井氣而已。他們來到那處擺滿醬缸的露天曬場,里邊很快就有正在忙碌的伙計,抬頭招呼一句“陳師傅來了啊”,陳平安笑著點點頭,馬上就又有相熟的工人高聲詢問“陳師傅,兒子都這么大了啊?”陳平安笑呵呵沒說什么,“少年”余時務嘆了口氣,這都什么跟什么啊。
余時務就像一個剛剛在十五元宵見過無數(shù)寫有燈謎彩燈的看客,卻沒能解答出幾個謎底,這會兒終于可以跟幕后出題人詢問答案了,“先前路過一座邊關軍鎮(zhèn),取名為豆腐關,是什么用意?”
陳平安笑道:“按規(guī)矩謎貴別解,或有典化無典,燈謎一般是不允許露春的?!?/p>
余時務問道:“只說與燈謎相關的內容,我粗略估算,這兩千年以來,掃過眼的,就有不下數(shù)千之多,我很好奇,萬分好奇!陳平安,你哪來這么多的學問,可以丟入這座夢境天地?”
想要讓一位修道有成的“仙人”,在人間行走千年光陰,都不曾察覺到哪里不對勁,要下多少工夫,輔以多少駁雜學問?
“一聽就是外行才會問的問題?!?/p>
陳平安搖搖頭,繼而反問道:“聽沒聽說過夜航船?知不知道上邊有座條目城?”
余時務搖頭道:“我一向不愛打聽這些,山上山下事,都很匱乏,了解很少,這算不算是一家不知一家,和尚不知道家?跟常年遠游的你自然沒法比,你山主是習慣了出門問路,入鄉(xiāng)問俗……”
說到這里,余時務便有些自嘲神色,若論游歷經(jīng)歷,自己兩千年,風景人物何曾看得少,又記住了多少?
陳平安笑道:“山大樹高,井深水涼。余道友不用跟我比這個,各有各的長短?!?/p>
其實如今陳平安手上就有十二張引渡符,只要在沿海地界祭出一張,就可以幫他登上那艘夜航船。
陳平安說道:“只說燈謎一事,其實再簡單不過了,手邊只需有幾十本燈謎集子就成了,照抄再照搬而已,這類書籍價格又不貴,花得了幾兩銀子?”
陳平安繼續(xù)解釋道:“當然,想要讓你所見所聞都合情合理,難度確實不小。所以我早就預備好了大大小小、數(shù)百個類別,和隨之延展出來的總計近千萬張‘紙條’,就是好讀書之人喜歡夾在書頁里的那種便簽,來構建和豐富這個虛假的世界,為的就是防止你這種修道之人,進入其中,會覺得一眼假。”
“回到正題,老話說富人過年,窮人過關。所以我就覺得豆腐關這個名字,聽著比較有趣,僅此而已?!?/p>
余時務憋了半天,“是繡虎教給你的一門‘治學’心訣?”
在那山下的富貴之家,讀書有讀書的法門,寫字有寫字的秘訣,往往都是從不外泄的不傳之秘。
陳平安撇撇嘴,“他可不教這個。根本不屑為之?!?/p>
余時務突然問道:“我如果逮著一個人不放,面對面,接連問他幾百個問題?”
陳平安忍俊不禁,朝余時務伸出大拇指,“那你可就真把我給問住了?!?/p>
余時務猶豫片刻,“有朝一日,那個人哪怕被某人打破砂鍋問到底,他的回答,可以做到天衣無縫嗎?”
陳平安答非所問,“咱們換個地方瞧瞧?”
余時務無奈道:“我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