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安點頭道:“拭目以待。說句真心話,我比正陽山更希望撤掉那塊碑文。”
寧姚笑了笑,“你就沒有享清福的命?!?/p>
陳平安雙手抱住后腦勺,懶洋洋道:“誰說不是呢?!?/p>
上次做客十萬大山,老瞎子聊起寧姚,順便提醒了陳平安一句“為學(xué)日增,為道日損?!?/p>
陳平安不笨,知道他是提醒自己要多學(xué)學(xué)寧姚,畢竟自古修道都在求真求簡,登山證道之路,山下的十八般武藝傍身,反成累贅,就像一個人的籮筐里背著再多的金銀,又有何益。
陳平安想起一事,說道:“聽顧璨提了一嘴,他是從柴伯符那邊得來的小道消息,漁歌山主攻水法,其道統(tǒng)發(fā)軔,好像跟柳赤誠的那部《截江真經(jīng)》有些淵源。只是劉志茂不說,柳赤誠自己忘性大,外人就沒辦法去考據(jù)了?!?/p>
那柴伯符也真是個妙人。能屈能伸,既能狠也能慫,跌境破境起起落落,家常便飯了。
就是不知道鄭居中能否憑此觀道,為金丹、元嬰兩境別開一番天地?
陳平安以心聲說道:“這座黃泥坂渡,其實歸屬大驪軍方,只不過朝廷找了個臺前的傀儡。類似的地盤,還有很多,只是都不能公開?!?/p>
寧姚訝異道:“大驪王朝豈不是很有錢?”
陳平安一愣。大驪王朝到底多有錢,陳平安如今也只是有個粗略答案,只是寧姚竟然談“錢”,可能就像當(dāng)年她在鐵匠鋪子那邊煮藥差不多?
寧姚笑道:“學(xué)你說話?!?/p>
陳平安啞然失笑,沉默片刻,說道:“崔師兄其實一直想要吃掉寶瓶洲的那個‘山’字?!?/p>
寧姚有些疑惑。陳平安伸手虛點,寫了個“仙”字。寧姚了然,山上修道的仙家,被吃掉了“山”,好像也就成了人。
寧姚問道:“要延續(xù)你師兄的想法,而且不單單是山下人管山上人那么簡單?”
陳平安搖搖頭,無奈道:“恐怕要比躋身十四境還要難?!?/p>
翻書人能夠真正看懂歷史,已然不易。要想“親筆”寫好歷史,何其難也。
歷史就像一條奔流不息的長河,永遠(yuǎn)處于下游的人,能夠記住幾座上游的山?
寧姚余光瞥見陳平安的臉色變化,好奇問道:“樂呵什么?”
陳平安忍住笑道:“大驪刑部的三種無事供奉牌,我各自準(zhǔn)備了一塊?!?/p>
寧姚問道:“然后?”
陳平安環(huán)顧四周,瞇眼笑道:“比如之后在路上碰到不長眼的家伙,我就拿出三等無事牌,嚇不住他,就換成二等,等到他們搬來救兵,氣勢洶洶興師問罪,再拿出頭等無事牌……只是想一想就覺得有趣?!?/p>
不過黃泥坂渡屬于大驪王朝邊疆地界,又是大驪邊軍秘密持有,這就意味著此地必然會有一位擁有一塊無事牌的大驪諜子坐鎮(zhèn)幕后。故而陳平安設(shè)想的場景,幾乎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往南走,過了大瀆,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