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坐在一根粗如井口的仙家木材上,陳平安從袖中摸出一只木盒,遞給鐘魁,“早就想送給你了,入手多年,咱倆就一直沒機會見面?!?/p>
是早年在地龍山渡口青蚨坊那邊,買下的一件壓堂貨,一整套的四枚天師斬鬼錢。
鐘魁接過手,直接打開木盒,“呦,好東西,花了不少錢吧?”
陳平安也沒矯情,報出價格,“不算少,五顆谷雨錢?!?/p>
鐘魁感嘆道:“能買多少壺的五年釀青梅酒,幾只烤全羊,就連我這個當(dāng)慣了賬房先生的,都算不過來了。”
陳平安沒來由說道:“當(dāng)賬房先生,還是跟你學(xué)的?!?/p>
鐘魁笑呵呵道:“滋味不好受吧。”
書簡湖,鐘魁是去過的,只是當(dāng)時陳平安疲憊至極,就躺在地上呼呼大睡,鐘魁當(dāng)時就沒打攪。
陳平安一笑置之。
鐘魁抿了口酒,只說昔年桐葉洲三座儒家書院,其實鐘魁就有不少朋友。
師長,同窗,好友,故人好似庭中樹,一日秋風(fēng)一日疏。
陳平安說道:“聽說九娘去了龍虎山天師府,這次返鄉(xiāng),見過沒?”
鐘魁白眼道:“哪壺不開提哪壺?!?/p>
沉默片刻,鐘魁忍不住嘆了口氣,掌心抵住下巴,“去了能說啥,都沒想好,何況還有可能吃閉門羹,以后再說吧?!?/p>
其實最大的心結(jié),還是如今那個在龍虎山修道的天狐九娘,在鐘魁看來,其實并非當(dāng)年那個開客棧的老板娘了。
當(dāng)年與骸骨灘京觀城英靈高承,一起奉命去往西方佛國,鐘魁曾經(jīng)問過一位德高望重的佛門龍象,問了兩個問題,投胎轉(zhuǎn)世繼續(xù)為人,我還是我嗎?即便得以開竅,恢復(fù)記憶,記起樂前身前世事,彼此誰大誰小誰是誰?
陳平安大致猜出了鐘魁心中的糾結(jié),也沒有說什么,有些為難,并非全是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也可能是當(dāng)局者想得太透徹。
鐘魁開始轉(zhuǎn)移話題,“沾你的光,我見著了仙簪城的烏啼,他與師尊瓊甌,在陰冥路上一直藏頭藏尾,因為這兩頭飛升境鬼物在那邊,極為小心謹慎,差不多等于咱們這邊的山澤野修吧,都飛升境了,依舊沒有開枝散葉,打死都不去聚攏陰兵,做那藩鎮(zhèn)割據(jù)的勾當(dāng),又有獨門手段能夠隱匿氣息,只是緩緩蠶食清靈之氣,所以冥府那邊,頗為頭疼,倒是談不上什么眼中釘肉中刺,可就這么放任不管,終究不像話,有失職嫌疑。”
“所以當(dāng)時見著了烏啼,我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口一個前輩,好不容易說服了他,還幫他撈了個官身,臨別之前?!?/p>
“前不久聽說,烏啼前輩很快就,
拔出蘿卜帶出泥的,小有收獲,不出意料的話,烏啼前輩這會兒正忙著找那位師尊吧?!?/p>
陳平安以心聲問道:“仙簪城的那位開山祖師,歸靈湘如今?”
鐘魁搖頭道:“見過了烏啼后,我已經(jīng)查過兩處檔案,沒有任何線索。還有一處,我暫時去不得。以后再找機會,看能不能去那邊翻翻名錄?!?/p>
陳平安就問了一下關(guān)于“綠籍”的事情,名登綠籍,差不多等于后世志怪小說所謂的位列仙班。
比如老觀主之前跟隨道祖游歷小鎮(zhèn),主動做客落魄山,老觀主贈送的那幅珍稀道圖,在上古時代,就屬于“非有仙名綠籍者不可傳授”。
其實幽明殊途,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井水不犯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