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高孤,飛升境圓滿,公認數(shù)座天下的煉丹第一人,青冥天下十人之一。
還是天底下最有希望躋身十四境的修士之一。
當年那場變故發(fā)生后,這位“青年”道官,就站在白玉京邊界,遙遙看著白玉京。
那是一種不管是誰稍稍與之對視一眼,就會倍感滲人的沉寂眼神。
狠人往往話不多。何況隱忍了這么多年,高孤絕對不是那種愿意將仇怨帶進棺材的人。
果不其然,高孤點點頭,語氣平靜道:“地肺山華陽宮,夢寐以求,貧道等著。等這一天,等了很久,很久了?!?/p>
陸沉知道高孤的真正依仗,不單單是他修為境界夠高,山頭夠大,徒子徒孫們遍及一洲。
最大的依仗,在于人間就像一張大網(wǎng)。所有的恩怨情仇,都是一個個繩結,有些繩結隨著歲月推移,會逐漸腐朽殆盡,煙消云散,但是某些死結,只會越來越繃緊、堅韌,故而愈發(fā)能夠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藕神祠只是這其中的一個,歲除宮那座“少年窟”亦然,高孤更是。
現(xiàn)在就看誰來做第一個推墻之人了。高孤?孫懷中?吳霜降?
白玉京的譜牒道官,確實不計其數(shù),只是萬丈紅塵,深陷其中,道心蒙塵,尤其是等到大戰(zhàn)蔓延天下,殺戮四起,道官出手,折損陰德,或傷或死,隕落無數(shù)。
“貧道算個什么東西?!?/p>
高孤微笑道:“辜負狂名三千年?!?/p>
狠人撂狠話,從來不用臉色猙獰,就總這么云淡風輕的。
陸沉唉了一聲,“老高,作為朋友,得勸你一句,可不能說氣話?!?/p>
山上修行,活得越久,道齡越長,朋友越少。
高孤的小弟子,出身弘農(nóng)楊氏,此人也是高孤最器重和寵愛的嫡傳,沒有之一。
之所以器重,是此人的修道資質(zhì),文韜武略,當然極為出類拔萃,更因為此人的性情,在高孤看來,最為“類己”。
一生都無道侶、更無子嗣的老宮主,簡直就是將這名小弟子視若己出。
陸沉伸出三根手指,“白玉京的某個地方,粗略算過,你們不會超過三成?!?/p>
高孤笑道:“這么多?意外之喜?!?/p>
陸沉后仰倒去,躺在船頭,雙手作枕頭,看著漫天飛雪。
高孤說道:“陸沉?!?/p>
“嗯?”
“天下必須有余斗,人間不可無陸沉?!?/p>
“我謝謝你啊?!?/p>
“那就給貧道磕三個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