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一戰(zhàn)
湖心高臺之上,黃紙符箓落地而成的彩衣女子,環(huán)顧四周,眉眼靈動,顧盼傳神,她哪里是什么傀儡死物,分明是大活人才對。
站在高臺邊緣的老神仙,眾目睽睽之下,從袖中掏出一只粉彩小瓷瓶,打開瓶塞,隨手丟向高臺中央,滾落在彩衣女子腳邊,片刻寂靜過后,便有琴聲從瓷瓶當(dāng)中悠揚傳出,簡直就像是有操琴高手在場撫琴,若是有此道高手,就可以聽出琴聲以慢角調(diào)開指,而彩衣女子隨著琴聲,緩緩舒展身姿,長袖如七彩流云。
琴聲微頓,彩衣女子隨之停下身形,保持一個翹腳的俏皮姿勢。
那只粉色繡鞋輕輕踮起,如小荷露出尖尖角。
之后琴聲由慢轉(zhuǎn)快,美人的舞姿就隨之加速,腰肢擰轉(zhuǎn)如風(fēng),一個回眸,風(fēng)情萬種。
當(dāng)琴聲變得嘈嘈切切,如一大捧珠子傾倒在玉盤之中,
老神仙微微一笑,猛然抬起兩袖,每只大袖分別飄出四張黃紙符箓,落地之后青煙彌漫,將那位彩衣女子籠罩其中,眾人只聞琴聲愈發(fā)急促,卻不見美人身影,便有些著急,愈發(fā)期待。
剎那之間,琴聲驟然高昂,如銀瓶乍破。
就在那一瞬間,只見虛無縹緲的煙霧之中,有八位白衣飄飄的妙齡女子,毫無征兆地迅猛現(xiàn)身,以彩衣女子為中心,向四面八方一躍而出,手持長劍,與此同時,那些身形輕靈的白衣持劍女子,齊齊發(fā)出一聲呼喝,類似古老蠻夷祭祀神靈時的怪聲,但是非但沒有折損她們的風(fēng)采,反而生出一種巾幗不讓須眉的獨到氣勢。
臨湖水榭內(nèi),領(lǐng)兵駐守在胭脂郡附近的中年武將,眼前一亮,大為意外,他原本受邀來此,只是礙于情面而已,此刻親眼見到這一幕后,情不自禁地拍掌贊賞道:“好一個鐵騎突出!尤其是幾個女子持劍前沖,便有此氣勢,殊為不易?!?/p>
郡守劉大人撫須而笑,點頭附和道:“確實不俗?!?/p>
之后琴聲愈發(fā)直入云霄,如春雷在云海翻滾,而八位持劍白衣少女始終圍繞著居中的彩衣女子,飛快旋轉(zhuǎn),出劍如虹,彩衣女子則故意放緩輾轉(zhuǎn)騰挪的速度,與快若奔雷的持劍少女,形成鮮明的對比,而且很多次持劍少女的后仰出劍,劍尖距離彩衣女子不過寸余而已,真是險之又險,彩衣女子始終笑顏如花。
湖心高臺這幅畫面,既有行云流水的美感,又有驚心動魄的魅力。
老神仙微微一笑,輕聲道:“收!”
在高臺少女身姿堪稱快若驚鴻的時候,一大片璀璨的雪白劍光,紛紛向四方濺射出去,時不時映照在湖邊看客們的臉上,許多人嚇得趕緊捂住臉龐。然后就在此時,當(dāng)老神仙說出那個“收”字后,
八位白衣少女驟然停歇,變成了一張張黃紙符箓,懸停在空中,老神仙招招手,黃紙便掠回老神仙大袖之中,如燕歸巢。
彩衣女子彎腰拾起那只瓷瓶,姍姍而行,當(dāng)面遞給老神仙后,朝水榭主位那邊嫣然一笑,這才與白衣少女如出一轍,重新變作一張符文粗糙的黃紙,被老神仙小心翼翼藏在袖中。
遠道而來的老神仙這一手,技驚四座,當(dāng)場震懾住了胭脂郡所有趕來湊熱鬧的有錢人,讓一些個先前心存挑釁的本土“仙師”,實在是沒那臉皮喝倒彩。
年輕道士繞過中間的郡守嫡子,輕聲問道:“劉大哥,看出底細沒?是不是妖魔鬼怪?反正我的聽妖鈴鐺是沒有動靜。”
大髯漢子置若罔聞,揉著下巴嘀咕道:“其中一個嘴角有痣的白衣少女,身材似乎不比彩衣女子遜色?!?/p>
劉高華在沉浸在心神震撼當(dāng)中,自言自語道:“真是神通廣大,難怪讀書筆札上總有人要入山訪仙,我要是學(xué)會了這個神仙術(shù)法,以后哪里需要去青樓喝花酒?!?/p>
大髯漢子回過神,對年輕道士問道:“陳平安還沒回來?不會掉茅坑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