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今日砥礪心境越肯下苦功夫,明日將來破境瑕疵就越少。
林守一對于大隋朝野的風起云涌,因為游歷的關系,見聞頗多,原本一洲北方最為文風鼎盛的王朝,多悲愴氛圍。
但是林守一都不感興趣。
甚至就連家鄉(xiāng)大驪鐵騎南下的勢如破竹,亦是不上心。
林守一除了那位書院老夫子傳授的雷法,一直勤勉研習那部得自棋墩山的《云上瑯瑯書》。
此次跟隨老夫子去了趟大隋邊境的北岳,和一座名為神霄山的仙家洞府,耗時三月之久,林守一也生平首次乘坐了一艘仙家飛舟,為的就是去近距離觀看一座雷云,景象壯闊,驚心動魄,老夫子御風而行,離開那艘搖搖晃晃的飛舟,施展了一手手抓雷電的神通,收集在一只專門用來承載雷電的仙家瓷瓶中,名為雷鳴鼓腹瓶,老夫子當做禮物,贈送給了林守一,便于林守一返回書院后,汲取靈氣。
今夜,林守一獨自行走于夜幕中,去往藏書樓觀看典籍,值夜夫子自然不會阻攔,儒家書院規(guī)矩多,卻并不死板。
登上書樓,挑燈夜讀,直到天明。
林守一成為練氣士后,只要神氣溫養(yǎng)得當,熬夜讀書,不會疲倦。
林守一放回書籍,來到窗口,正是天地間濁氣下沉、清氣上浮之際。
練氣士眼中的世界,與凡夫俗子所見截然不同。
肉眼凡胎,看不見靈氣流轉(zhuǎn),煞氣升騰,陽氣的集聚,陰氣的飄散。
只是凡夫俗子的一座座洞府大門緊閉,雖然無法接受靈氣浸染淬煉,延年益壽,卻同時可以不受世間種種罡風吹拂激蕩,生老病死,皆由天定。
崔東山曾經(jīng)吟詩。
讓林守一無比向往。
風高浪快,萬里騎乘蟾背,身游天闕,俯瞰積氣濛濛。醉里仙人搖桂樹,人間喚作清風。
進入書院后,翻閱那些泛黃典籍,傳聞上古仙人,確實可以去那日殿月宮,與那神靈共飲仙釀,可醉千百年。
林守一對此充滿了憧憬。
林守一突然嘆了口氣。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他希望那位楊柳依依的女子,陪在自己的身邊。
林守一想起了她后,便情不自禁地泛起了笑意。
若是大隋京城女子看到這一幕,恐怕就要心神搖蕩了。
林守一這幾年也會偶爾想起那趟少年時懵懵懂懂的游歷,走得有驚無險,處處新奇。第一次見到山澤精怪,第一次見到土地神祇,第一次拿到修行機緣,第一次入住仙氣縈繞的仙家客棧,第一次見到與人等高的彩繪門神。第一次得到饋贈小書箱和玉簪子。第一次在人生地不熟的大隋書院,跟一起游歷至此的那些人同仇敵愾,共渡難關。
林守一突然有些遺憾。
好像那個人離開后,所有人就散了,哪怕還在一座書院,經(jīng)常會碰個面,可人心已散。
一條清淺的源頭之水,開始分叉,各奔東西,雖然像是逐漸壯大,變成了李槐這樣的歡快溪澗、自己這般開始浩蕩起伏的江河,或是李寶瓶那般選擇停步等待的湖泊,又或是于祿謝謝那樣的深井、地下河流,可回頭再看,當年最早的時候,吵吵鬧鬧,磕磕碰碰,大家都是滿腿泥濘,草鞋竹箱,風餐露宿,有人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