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六大派進攻光明頂,被明教新任教主石某帶領(lǐng)四大法王中的三位,以及五散人和楊逍擋在雁門關(guān)后,整個江湖,甚至整個朝廷就進入到了波云詭譎的狀態(tài)。
首先是少林,被蒙古人帥大軍圍困絞殺不說,事后還一把火燒了百年古剎的少林群院,人員和損失都極其慘重,可以說沒個百十年的光景是不可能恢復(fù)過來了。
所以少林的選擇很簡單,直接在空聞等高手回到少林后第一時間對外宣布,少林封山百年,謝絕一切江湖事務(wù)。
但在暗地里,卻是派出大批的人手去聯(lián)系門下的俗家弟子,串聯(lián)勾結(jié),雖說沒有立刻就舉著旗子說造反,但那股暗流涌動的氣氛,還是讓江湖上的人緊張不已。
然后,明教就突然冒了出來,全國各地的分壇一起行動,對朝廷和各地的蒙古人展開了犁地似的的清繳工作。
其所帶來的結(jié)果就是,蒙古人暴怒異常,不停的遷怒周圍無辜的漢人,以各種莫名其妙的理由殺人,以及激發(fā)了眾多漢人豪杰的心氣,讓本就遍布中原各地的煙塵和反王變得更加眾多!
而且也不知道怎么的,或者說誰主動的,這些反王就和明教還有已經(jīng)準備多時的少林俗家弟子們勾結(jié)在了一起,沒文化,只有一身本事的就加入軍隊,當兵,當將,率領(lǐng)部眾和蒙古人作戰(zhàn),有本事的就管理后勤和行政,發(fā)揮少林的關(guān)系網(wǎng),從各個方面幫助漢人起義軍籌備糧草、軍餉,穩(wěn)定著軍心,管理著占領(lǐng)區(qū)。
不過威勢更大的還是要屬明教支持的那些起義軍勢力。
朱元璋、徐達、常遇春、藍玉之類的明初悍將在這個時候冒了頭,在彭和尚、冷謙、張中這些五散人中的智慧人物的指揮下,四處攻城略地,壓縮著蒙古人的統(tǒng)治區(qū)。
擴大著戰(zhàn)果,加強著漢人的信心。
連帶著,武當派也冒了出來,派出以武當七俠為首的弟子隊伍下山,或加入義軍,或組織后勤,幫助著起義軍擴散著戰(zhàn)果。
而后是華山派、崆峒派。
這兩派的主持人雖然說人品不行,各有瑕疵,但在大義上倒也還說的過去,何況,目前的形勢又是這般的有利義軍,所以在幾番考量之后,便也學(xué)著少林、武當?shù)臉幼?,派出弟子加入義軍,或是組織人手幫義軍籌措糧草,收割者起義的紅利,謀劃著尚不見影的從龍之功。
唯有昆侖,因為是地處西域的關(guān)系,跟中原不太親近,也沒多少影響力,加之掌門何太沖又是個見利忘義的短視之人,沒有加入這場已經(jīng)波及全國上下的起義大潮當中,否則江湖應(yīng)該會變得更加熱鬧才對。
然后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消息從蜀地的峨眉山那邊,向整個江湖擴散了開來——
和氏璧出世!被峨眉派的仙人所得。但仙人不理俗事,便將其交到峨眉派的手中,峨眉派感覺事關(guān)重大,不應(yīng)由他一派承擔此等重托,便準備以和氏璧為獎,邀請?zhí)煜路赐跚皝硎竦剡M行選帝,屆時選帝活動的勝利者不僅可以獲得和氏璧,還會獲得峨眉派的全力支持,助他成為天下共主!
此消息一出,別說是江湖中人了,就是朝廷也跟著沸騰起來。
元帝咆哮后宮,汝陽王的大軍也跟著枕戈待旦,唯獨趙敏所率領(lǐng)的那支管控江湖的勢力的人手,全都瘋了一般趕往蜀地,攔截所有想要渾水摸魚或是參加選帝活動的江湖勢力,還有混在江湖散人當中的起義軍領(lǐng)袖。
總之就是一句話,蜀地亂了。
……
“攔住他們!”
“別叫他們跑了?!?/p>
“主公,你先跟幾位大師先走,我留下拖住他們。”蜀地某條進城的道路上,幾名做江湖人打扮的男子一邊逃跑,一邊對被他們保護在隊伍中央的中年男人急聲說道。
“好,你小心?!?/p>
“主公保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