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微微瞇縫著眼睛,從威脅上講,金人是心腹大患,蒙兀是一頭幼虎,至于高麗,應(yīng)該算是千年蝌蚪,也許在某個時候,會孵化出一只癩蛤蟆。
威脅談不上,但絕對惡心。
就憑他們也想成為正牌的華夏子孫?
想屁吃??!
我這要是一時糊涂,以后還不會被自媒體罵死??!
當(dāng)然了,趙桓也不是怕挨罵的人,問題是要看高麗出得起多大的價錢。
“朕聽說貴國有句話,叫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你們想入華夏,可要拿出誠意?!?/p>
趙桓語氣淡淡道。
鄭知常卻愣住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他敢對天發(fā)誓,高麗國絕沒有這么一句話,而且也不敢有這么句大逆不道的話,王冠可是王族才有機會的,普通人便是想想,就已經(jīng)大逆不道了,哪里還能承重?。?/p>
“怎么?只是空口說白話嗎?”趙桓追問了一句。
鄭知常忙甩頭,現(xiàn)在不是跟趙桓掰扯學(xué)問的事情,人家說有就有唄!
“回官家的話,敝國的確有心助上國討逆,只是敝國有些麻煩?!?/p>
“什么麻煩?是不是分不清哪頭更大???”
鄭知常又被噎了一下,上面那句話確定沒有,但事大可是確有其事的。
而且此刻高麗的確發(fā)生了爭執(zhí)……到底是金國更大,還是大宋更大?
考慮到跟金國接壤的問題,事實上主張侍奉金國的占了主流。
而主張侍奉宋朝,甚至對金用兵的,多是一些腐儒,主要是鄭知常和白壽翰這種。
他們自然不是另一派的對手,如果繼續(xù)下去,敗北也只是時間的事情。
可偏偏自從趙桓決心守衛(wèi)開封,加上打了幾場仗,又弄出了三皇結(jié)盟,讓高麗的“精宋”狂喜……不過他們也的確有點忘乎所以,甚至提出遷都西京(平壤),建國稱帝的主張。
鄭知常也并非完全反對,可是到了大宋之后,聽說青化大捷,這位立刻老實了,只是提出想成為華夏之民,謀個出身。
但是面對趙桓這種一針見血,甚至誅心十足的問話,讓他不知所措了。
“回官家的話,女真之人,禽獸之性,敝國仰慕孔孟,詩書教化,豈能和蠻夷為伍?還請官家明鑒!”
趙桓輕笑,“說得好,只是貴國真正的掌權(quán)之人,未必同意你的看法。朕固然希望高麗能夠牽制金人,可奈何高麗國小力弱,朕也不能逼著你們?nèi)ニ?,只要心中傾向大宋,朕便知足了?!?/p>
這幾句說出,竟然弄得鄭知??蘖似饋?。
“官家果然英睿慈悲,體察敝國艱難。外臣回去之后,必定努力勸說國中人物,發(fā)兵金國,略盡綿薄,報答官家恩情。”
趙桓笑著點點頭,“你能這么做,便是通情達理的,朕很是贊許?!?/p>
趙桓一擺手,又讓人添了幾樣小點心,有南瓜子,龍須糖之類的,算不上名貴,卻也讓鄭知常和白壽翰大呼天恩。
趙桓更加放松,斜倚在座位上,頗有點座山雕的架勢。
“鄭知常,朕知道你們左右為難,出兵不出兵,倒是其次,卻是有件事情,想要你們幫忙周轉(zhuǎn)一下。”
鄭知?;琶Φ溃骸肮偌抑还芊愿溃獬计戳诵悦?,也會做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