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半點水分。
說實話,這個結(jié)果韓世忠都不敢相信。
“老前輩,啥也別說了,俺潑韓五是真服氣了,回頭俺跟官家保舉,讓您老人家親自領(lǐng)兵,指揮抗金,不愁打不贏!”
陳廣銀白的胡須飄灑,手里一桿長槍,寒光爍爍。
“韓將軍,你太抬舉老夫了。我也只是偶爾想到金人不擅乘船,加之他們的船只太小,或許有可乘之機,這才僥幸成功!”
原來按照最初的設(shè)想,是趁著夜色,發(fā)起偷襲。
可出了京城,老頭陳廣覺得金人生長在馬背上,并不熟悉水性。黃河遠比北方任何一條河都要寬廣。
加上之前毀掉了周圍的渡船,金人能得到的船只,也就是十個八個人的小漁船。
這種小船最大的毛病,就是搖晃。
從北往南,怎么也要一刻鐘的時間。
出于對水的恐懼,加上暈船,剛下渡船的金人一定是最虛弱的。
而且大宋兵馬太慫了,幾乎是望風(fēng)而逃,金人的防備也必定是最松懈的。
如果能找到機會,突然殺出,必定能打金人一個措手不及!
聽到了陳廣的建議,韓世忠大喜過望。因為就在幾天之前,他隨著梁方平,屯兵黎陽,防備金人。
他的部下駐防衛(wèi)河南岸的太平橋,保護身后的黎陽。
金人大軍襲來,韓世忠奮力死戰(zhàn),拼著老命,燒毀了太平橋,阻擋金人勢頭??墒钱斔说嚼桕柕臅r候,卻聽到梁方平拋棄黎陽,帶著潰軍從白馬津渡黃河,逃回京城的消息。
梁方平跑了,黃河以南的何灌也跑了。
七千騎兵,兩萬士卒,悉數(shù)潰敗,開封直接曝露在金人的鐵蹄之下。
不到五天的時間,他又來到了故地,他手下的士兵連四百人都不到,和當初一望無際的兵馬,有著天地之別。
而差別更大的卻是每一個人的心!
韓世忠太熟悉這里的地形了,他首先奔著白馬山而去……雖然叫山,但最多只是一個隆起的土丘。
由于在黃河岸邊,洪水頻繁,耕種不便,只能用來放養(yǎng)牲畜,由于山下的白馬很多,所以得名白馬山,有山有渡口,自然叫做白馬渡!
按照縣志記載,群馬行山上,悲鳴則河決,馳走則山崩。
由此可見,白馬山真的不大,但是這座小山卻足以遮人耳目。
而且由于白馬山的關(guān)系,金人渡河之后,會前往三十里外的滑州修整。
也就是說,在白馬津的金人不會太多。
陳升的兩個徒弟探查情況之后,告訴了韓世忠。
立刻一個作戰(zhàn)計劃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