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痛心萬千將士,唯獨痛心秦學士!”
大石這話說得,讓趙桓都要汗顏了。趙桓也沒對人家這么好啊!
事實上在三皇結(jié)盟之后,長期留在大石身邊。
可趙桓竟然仿佛忘了此人一般,就把他扔在了大石身邊。
可即便如此,人家秦學士也沒有多少抱怨。
替大石做事是做事,但他始終恪守臣職責,定期將大石的情況上報朝廷,兢兢業(yè)業(yè),吃苦耐勞。
就是這么一位好臣子,卻被金人突然攻破了可敦城,掠了過去,成為階下囚。
著實讓人扼腕嘆息。
“朕相信趙官家的話,如果放棄可敦城,進軍西域,早晚有一天,就算能復國,也并非大遼…………可如今可敦城已經(jīng)失陷,就連秦學士也被抓走。朕走投無路,出了西進,便沒有別的選擇。趙官家有再多的心思,我也無可奈何了?!?/p>
說到最后,大石低下了高昂的頭。
抽紅包!
他的梟雄之姿尚存,可恢復大遼的心卻弱了許多。
或許夢該醒了,他不能把這點老本都賠光,該向西做點什么了。
趙鼎微微嘆息,“陛下,你知外臣這一路走來,心態(tài)如何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硬是從一個舊黨變成了新黨……陛下可知我大宋的新舊黨爭?”
大石忍不住嘲笑,“你們的那點爛事,還有誰不知道的?不過我們契丹也好不到哪里去,都是跟大宋學的!”
兩個無奈苦笑,趙鼎道:“是啊,新舊黨爭,綿延幾十年,前些時候,我還勸說官家要摒棄黨爭??烧f實話,我也不知該如何摒棄。真正當我走了這一路,那些唐詩在心中流過,一個個詩人才子從我眼前閃過……我便知道了,恢復故土,中興國家,這才是勝過黨爭的大事!”
耶律大石皺了皺眉,輕嘆道:“是啊,你們自從唐之后丟失西域,怕是有幾百年了吧?”
“沒錯?!壁w鼎無奈搖頭,“猶如肢體割裂,鮮血流淌,日夜疼痛,難以言說……陛下,外臣斗膽問一句,這是幸運,還是不幸?”
耶律大石不解,“你到底想說什么?”
趙鼎挺直了脊背,滿臉的悲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從容的微笑,自信的眼神。
“華夏幾千年傳承,文脈不絕,哪怕斷裂幾百年,我們依然記得敦煌,記得玉門……只要走過這一路,仁人志士就會有中興國家的念頭,早晚有一天,我們會收回西域,把祖宗基業(yè)發(fā)揚光大……大石陛下!”
趙鼎突然提高了聲音,“外臣代官家詢問,幾百年后,你們契丹還剩下什么?只怕是要在大宋的史書里,尋找你們的記錄吧?難道耶律大石寧可籍籍無名,茍且偷生,也不愿意振奮精神,百折不屈嗎?”
趙鼎高昂的聲音,飛揚的神情,隱隱然有了趙桓的架勢。
耶律大石不由得渾身一怔,神色之中充滿了糾結(jié)。
到底要怎么辦?
“朕現(xiàn)在的兵馬太少,又萬萬輸不起。還有,我已經(jīng)得到了消息,李乾順想要復位,廢了你們扶持的那個小娃娃。西夏依舊要歸附金國,還有,我聽到消息,金人大舉出征高麗,這個小國怕也保不住。金人還會大舉南下,我看你們?nèi)绾蔚謸酰俊?/p>
“問得好!”趙鼎朗聲道:“今時今日的大宋,已經(jīng)和一年多之前,斷然不同。更非靖康之前,文恬武嬉,毫無斗志的模樣。韓世忠、吳玠、岳飛,他們皆是名將,又有官家坐鎮(zhèn),如何打不贏金人?”
“大遼在背后拖延金兵,擊敗三太子訛里朵,這份恩情不只是記在官家的心里,也寫在邸報上面!大宋百姓全都看得到。趙鼎眼中放光,高聲道:“陛下,只要大遼能派出一個兵,送過去一匹馬,和大宋不離不棄,共度難關(guān)。挫敗金國之后,必然是大遼復國之日!這是大宋上下的意思,沒有半點虛假。請陛下定奪吧!”
耶律大石再度無言,他愣了良久,擺手讓趙鼎退下,隨后一聲怒喝,“去,把所有人都叫來!”
這一夜注定無眠,耶律大石召集了所有的契丹舊部,足足商量了一整夜,直到天明,還沒有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