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然是比斗生死無論,追求劍道甘愿一死者,修真界也不少見。但是劍客喉頭血潑在他的劍上時,反射出劍的雪光,也教他無暇的臉比起鬼更無情森然三分。
縱然成王敗寇,名正言順。
但是裴懷鈞不喜歡。
游寒天卻似乎是真的來敘舊的,他看向裴懷鈞手中無鞘的“東華劍”,有些訝異地挑挑眉,繼而笑了。
“東君懸劍?!?/p>
游寒天撩起劍式,似乎在隔空挑釁:“游某曾聽聞,東華已掛劍已久,鋒芒暗淡。如今再見其芒,東華卻已無鞘?”
東君懸劍,或許在游寒天眼里,甚至都可以算作一個典故,他心情好,就拿出來諷刺幾句。
“連劍都拔不出來,什么東君,什么烈陽,不過是世人庸俗,盲目追捧?!?/p>
游寒天的眼睛卻沒有分毫笑意,而是沉冷而無機質(zhì)的,那是鬼的特征。
作為厲鬼,他不但保有“游寒天”的心性與智慧,化鬼的過程,甚至將他本就扭曲的人格無限放大,才誕生了這樣一只可怖的鬼怪。
在游寒天的眼里,善惡與否都沒有意義,甚至人與鬼都不過是一種說法,而不是一種差別。
他本該是修真界的主要戰(zhàn)力,是抵擋幽冥入侵的
四鬼拍門(6)
在談及劍的時候,
裴懷鈞曾對衣絳雪說:“劍就是劍?!?/p>
他說,唯有修為不到家的劍修,才會走火入魔,
顛倒主次,將sharen的利器視至重逾生命。
器就是器,
非戰(zhàn)之罪,亦非果報。
劍至極處,
鋒利,
傷人也傷己。
所謂“東君懸劍”的典故,
不過是神壇上無所不能的雕像,在回顧往事時,
對己生平露出的幾絲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