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他大……
唉,算了算了。
一身輕松的李嘉站起身來,終于有面對的勇氣了,他拉起周玉的芊芊玉手,再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龍椅后,露出一個自嘲的笑容,隨即整理好心情,大步流星的帶著最心愛的女人,走出了德明殿。
二月初三,金陵西城門大開,士兵皆空手而出,齋戒沐浴后的唐主李嘉,率領(lǐng)文武百官及后宮嬪妃、皇室宗親(李岐)出城投降。
立在馬上的瑯琊郡王、東南行營都部署王臣鶴,翻身下馬,親自來到李嘉面前。
他先行臣禮,以示對一國之君的尊重,后行降禮,彰顯大鄭帝國的軍威。
他直起身子,從彎腰低頭的李嘉手中雙手接過銀盤中的印綬玉璽,轉(zhuǎn)身交給一旁鐵塔般雄壯的衛(wèi)應(yīng)后,他笑著拉起李嘉的手,不顧個人安危,與他一同走向了金陵城的城門門洞中。
當(dāng)他的軍靴踏入金陵城的那一刻,“王臣鶴”這三個字,就牢牢的刻在了丹青史書之上,與鄭朝緊緊捆綁在一起,千古流傳。
李嘉投降后,整個江南地區(qū)尚在反抗的勢力和還未歸順的地區(qū),全部都失去了抵抗的意義,紛紛向就近的鄭軍部隊投降。
當(dāng)然了,投江的、自盡的殉國之士,也有不少,這片土地從來不缺熱血難涼、以身證己的悲情英雄。對于這些人,鄭軍只能將他們的尸首以國士之禮下葬,并且給他們的家人發(fā)撫恤金。
任何勸阻或者阻攔,都是對雙方的不尊重,還不如成全他們的名節(jié)。
占領(lǐng)金陵后,王臣鶴第一時間就將塘報八百里加急發(fā)往汴京,一路上驛卒就沒有停止過吶喊——
“東南大捷!東南大捷!江東平定!江東平定!!”
沿途的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后,先是一愣,緊接著瞬間沸騰了起來??!
一百多年了?。?!
長江南北,分離了一百多年了!隔閡了一百多年了!
神州大地,同樣也混亂了一百多年了。這一百多年來,各地豪強(qiáng)互相攻伐,烽火連天從未有過絕息,城頭變換大王旗,今朝不保明日事,親人離散,背井離鄉(xiāng),故園荒蕪,尸橫遍野無人問津。
如今,這一切都將成為過去式,以往的任何一股勢力,任何一個王朝,任何一個時期,都沒有達(dá)到如今的大鄭所取得的成就,和平安寧的日子,近在眼前了。
對于王臣鶴發(fā)來的塘報,中書門下只回復(fù)了兩個字,據(jù)說是因為塘報發(fā)到的時候,右仆射杜宣正在跟殿帥下棋,這兩個字是殿帥親口說出來的——
“發(fā)來?!?/p>
金陵城外,李嘉扶著馬車的車轅,最后再看了一眼高大的城墻和城門口上的“金陵”二字后,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金陵城中的百姓,沒有了他,依舊在正常生活,江南的百姓,沒有了他,說不定會生活的更好。
東南行營的上將衛(wèi)應(yīng),親自率領(lǐng)三千青州軍護(hù)送李嘉及妃嬪、宗室、重要大臣,沿著大軍南下的來時路,反方向前往汴京。
一路上,李嘉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統(tǒng)治的國度,真實情況是個什么樣子。
滿目瘡痍、一片荒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