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息的靜默,突兀地降臨。
像一場大夢中未能散盡的濃霧,看不真切,卻也將辛西婭溫柔地包裹其中。
從數天前下定決心開始,到之后籌措物資、規(guī)劃行程,一路上穿越山川與平原,她一直都在心底反復描摹、期待著這一刻的到來。
心跳在期待中加速,又在臨近時變得紊亂。
此刻,她終于站在了這里。
她回家了。
可當這片土地的熟悉觸感從周身傳來,當她真切地仰望著那幢在無數個日曬雨淋中,石料顏色變得愈發(fā)深沉、飽飲了歲月風霜的神殿建筑時,一種莫名而洶涌的酸楚,竟搶在所有預設的喜悅與激動之前,蠻橫地沖上了她的眼眶,讓她鼻尖發(fā)酸。
與她記憶中那個總是精力充沛、聲音沉穩(wěn)洪亮、能獨自扛起整個神殿運作的青年人不同,聽到外面動靜而從門內快步迎出來的摩根神父,頭發(fā)已然花白了大半,那白色刺眼得讓她心頭發(fā)緊。
他的身形也不似以往那般挺拔,微微佝僂著,步伐難掩老年人特有的遲緩。
臉上刻滿了深重的、如同刀鑿斧刻般的皺紋,記錄著她所缺席的這些年月。
只有那雙眼睛,在望向她時,依舊是她所熟悉的、溫和而睿智的光芒,不曾改變。
跟在他身后走出來的,是艾麗莎。
辛西婭記憶中的艾麗莎,還是那個總愛揪著她衣角、臉蛋紅撲撲像蘋果、眼睛里盛滿了天真與依賴的小女孩。
可眼前這位穿著素凈修女袍、神態(tài)平靜的成熟女性,徹底顛覆了她的印象。
時光是如此殘酷,它甚至沒有放過艾麗莎的眼角,在那里留下了幾道細密卻清晰的紋路,昭示著年華的無情流逝。
已經過去太久了。
在她那段無法清晰回憶、近乎陷入停滯的漫長時光里,外面的世界,這些她曾經無比珍視、視若家人的人們,正以她無法想象的速度,被歲月的無情地侵蝕,改變著容貌。
一種遲來的恐慌感襲上心間。
她錯過了多少?
她失去了多少?
辛西婭本以為自己會像飛出籠子的鳥兒一樣開心,會像小時候那樣毫無顧忌地撲上去,用力擁抱他們,嘰嘰喳喳地訴說離別后所有的思念與牽掛。
她預演過無數次重逢的場景——每一次,笑容都是燦爛的,眼淚也是喜悅的。
可她的喉嚨被堵住,掙扎著,卻連一個最簡單的音節(jié)也發(fā)不出來。
所有喜悅被源自靈魂深處的、無邊無際的悲慟取代。
如此洶涌,如此陌生,又如此理所當然。
仿佛她此刻最應該做的,不是歡笑,而是悼念。
悼念一段逝去的時光,悼念一些她或許永遠也無法知曉的、已然失去的東西。
可她甚至不明白自己為何會感到如此深切的悲傷,只是看著摩根叔叔花白的頭發(fā)、佝僂的身軀,看著艾麗莎眼角的細紋和沉穩(wěn)疲憊的神情,她的心臟就開始緩慢而持續(xù)地收緊,痛得她幾乎無法呼吸。
視線迅速模糊,溫熱的液體不受控制地溢出眼眶,順著臉頰滑落,滴在身前微熱的塵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