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里恩斯雖然看起來是用自己的生命和未來在賭。
但賭局的結果乃至過程,都已經(jīng)被里恩斯通過大量的副本計算好了。
……
兩把虛幻的長劍不斷相接,無聲,但劍與劍交錯的頻率卻能讓旁人感覺到戰(zhàn)況的激烈。
“刺、點、劈、撩、斬、挑、削……”
心神戰(zhàn)場上,里恩斯兩人如同普通人一般施展著不攜帶其他力量,沒有任何特效的劍術。
沒有肉體的爆發(fā),沒有天地和元素的加持,有的只是純粹的劍術。
在度過昨晚的危機之后,里恩斯就對自己的所有技法完成了整合,化為了自己的心劍。
在劍術上和阿爾弗雷德站在了同一水平。
這也是他敢于和阿爾弗雷德進行“心神交戰(zhàn)”的原因之一。
一心一劍,劍隨心動,萬法自生。
這是對心劍境界的描述。
而心劍的形成,其實是里恩斯在昨晚副本中通過回憶徹底放棄自我,投身天地時的感覺完成的。
在徹底放棄自我情感之后,他也就失去了所有目標和欲望。
那一階段的他,無心無念,天地就是他的一切,而他也把自己視作天地的一部分。
就這樣。
里恩斯通過那種感覺,以及對自己大師能力“天地殺機”的理解。
經(jīng)過一晚的研究,最終以“代天行罰”的概念完成了技法的統(tǒng)合。
于是,心劍“天罰”就誕生了。
它的誕生,不僅標示著里恩斯完成了技法的整合,也是里恩斯對自我道路的一次探索。
在情感重塑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確定了自己的選擇。
接下來,就是看看能不能將其走通。
回歸正題。
看到自己在劍術上沒能壓住里恩斯,阿爾弗雷德心中升起了對里恩斯的驚訝乃至震驚的情緒。
里恩斯才多大?
無論是長相,還是生命氣息都表現(xiàn)出,他最多不過二十的年齡。
但就是這樣的歲數(shù),卻已經(jīng)有了現(xiàn)在這種程度的劍術。
這如何不讓阿爾弗雷德感到驚訝。
早上的時候,阿爾弗雷德雖然也有些感覺,里恩斯的劍術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