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若不回來,他不會提,但心里會覺得缺憾。
至于寨子里的人,那就更不知道會有什么閑話傳出來了,頭一年去世的老人沒個晚輩燒紙,那會惹人笑話的。
一席酒喝到了晚上,夜色全黑下來才算完,寨子里的人各自散去,胡麻回了自家小屋。
這才走了幾個月,小屋里倒是顯得有些孤清,也落了些灰塵,胡麻打掃干凈了,當夜便在小屋里面睡下。
借了酒意朦朧,倒依稀覺得,仿佛婆婆仍在外間,念咒守著自己一樣。
算算自己來這個世界時間已經不短了,也經歷了這么多事,卻仍如恍然一夢似的。
但無論如何,自己走的路子,已開了頭,卻是要好好走下去了。
祭火塘子
來了這個世界愈久,胡麻內心里便對這個世界愈發(fā)尊重。
不是尊重某個人,而是深知,能在這個邪詭的世界活著,人類這個群體本身便值得尊重。
也正因如此,他知道這個寨子對老火塘子的祭禮多看重。
前世時,胡麻也知道有這些,但那時的他,并不是很相信這些東西,有時候看到上了年紀的人總是如此不厭其煩的準備,總是如此的重視這些虛頭巴腦的事情,也會覺得難以理解。
甚至認為他們是在浪費精力與金錢在這些虛無緲縹的事情上,但如今,卻漸漸地理解了。
對于未知的事物,表現(xiàn)自己的尊重,本身就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
而在這個世界,這些規(guī)矩與儀式,便更是蒙上了一層神秘而嚴謹的色彩。
尤其是,婆婆這么大本事,為什么一定要留在老火塘子?
她真的只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受到老火塘子的保護,讓自己擁有一把護身的塘灰?
不見得。
到外面長了見識,還學了守歲人的本事,胡麻已經知道,這個世界上的求生方法還是很多的,便如莊子周圍的鎮(zhèn)子與村子,他們并沒有老火塘子,但靠了拜紅燈娘娘,一樣可以避趨邪祟。
老火塘子,似乎在這個世界,都屬于一種古老而傳統(tǒng)的辟邪祭祖的方式……
越學了本事,胡麻越是發(fā)現(xiàn)婆婆的深不可測。
而對她做下的每一種決定,也都保持著深深的敬畏,所以祭火塘的事,胡麻也非常認真地對待。
還好有二爺教著,幫著準備。
祭火塘是寨子里的大事,每家每戶,都要好好的準備,二爺當然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不過二爺是周家人,他們周家領著祭火塘的是族長,所以二爺倒也得了個空子,一一教導著胡麻該準備什么東西,什么時辰往老火塘子去,到時候穿什么衣,又該說些什么話之類。
胡麻一一記下了,并將二爺提到的每件事物,都往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