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沉默肅穆的人群,便又忙亂起來,剛剛獻上了供品的人家,便又都趕了上來,紛紛向回拿自己準(zhǔn)備的祭品。
祭品先人們只是享用,卻并不會真的吃了,各家還要拿回來。
只是大羊寨子里的規(guī)矩,自有其特色,這再拿回來,便不分彼此,見著了什么,拿什么。
但寨子里的人也不介意,你拿我的,我拿你的,都是先人們賞的。
自家準(zhǔn)備的豬頭被別人拿去,自己只拿回了別人家的三個饅頭,也不會介懷。
反而覺得這是好事。
同時,有人拿了祭品,也有各家的家長開始燒紙,這一時間,倒是紙屑亂飛,火光蔓蔓,有人被熏紅了眼睛。
族長早就安排好了人,守在四周,防止這飛濺的火星引著了柴垛,可那些人又似乎白在那里站著了,因為今年燒的紙,倒顯得格外靈驗。
一陣陣風(fēng)風(fēng),打著旋兒把飄飛的火星都卷了回來。
就像是老火塘子里的祖宗們小心眼,自家兒孫燒來的,不舍得被別人搶了似的。
“好了,該請先人們回家過年啦!”
燒完了紙后,氣氛已經(jīng)輕松了一些,老族長也轉(zhuǎn)過身來,向寨子里的鄉(xiāng)親們笑著。
鄉(xiāng)親們都仍是不多言,只是小心拿起了身前燒的香,嘴里念念有詞,叫著“爹爹、阿娘”,“爺爺、奶奶”,“大哥、小弟”之類的話,請他們跟好了香火,跟著自己回家去過年。
一邊念著,一邊自老火塘子旁邊四散,遠(yuǎn)遠(yuǎn)的只看到老火塘子旁邊,點點香火飛向了各家。
這一日,村里各戶人家,桌上都擺了好吃食,都擦干凈了八仙桌與太師椅。
但是,沒有人會去坐到太師師上,桌子旁邊都是空著的。
酒菜上了桌,但活人是不上桌的。
胡麻也同樣依著規(guī)矩,手里持著還沒燒完的三炷香,請了婆婆回來過年,因為他知道婆婆情況不一樣,所以心里并不明白自己是不是真能請了婆婆來。
但這規(guī)矩卻錯不得一分,一樣在自己家的小屋里,擺了酒菜,太師椅,并將這三炷香,chajin了桌子上的香碗里面。
他看了一眼外面,天色已經(jīng)黑了。
人人守在自己家,便是二爺,也不可能今天過來自己家的,這里只有自己,和小紅棠。
看著空空蕩蕩的太師椅,與筆直燃燒的香,他不知道婆婆回來了沒有。
可也就在他端了一份餃子,準(zhǔn)備下到鍋里的時候,他忽然看到騎在了門檻上,仿佛等著什么的小紅棠,一下子看向了門外。
臉上露出了憨憨的笑容,清脆的向胡麻喊道:
“婆婆回來吃飯啦……”
瑟瑟的干娘